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红色足迹河南省新县:讲述革命故事并继承红色基因
这是杜鹃花再次开花的季节,大别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许多游客选择在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位于首都安徽省豫阳市和河南省信阳市辛县苏维埃区)的第一站。 在这里,他们珍惜革命烈士,并怀念过去。
2021年4月4日,人们在湖北,河南,安徽和苏维埃地区首府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追悼会。 (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郝元摄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河南,安徽和苏维埃地区首府的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堂致敬,并以“飘红旗”为主题英雄山上的雕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次访问革命老区时,我总是对革命的历史遗迹表示敬意。 这是为了警告党内所有同志不要忘记红色政权如何来临,新中国如何来临,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这里宣布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旗帜。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祖先率先的事业。
这是湖北,河南和安徽苏维埃地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上以“红旗飘飘”为主题的雕塑。 (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郝元摄
至于当时的情况,担任大讲师的大别山干部学院的熊雄老师至今仍记忆犹新。 熊岩说:“按照秘书长的指示,我认真准备了每堂课,把大别山发生的革命故事搬到了教室,并与学生们一起寻找了最初的任务。”
鑫县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全县有15个国家革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65个革命历史遗迹。 经过系统的修复,保护和发展,这些红色文物正成为党史教育的生动教室。
为了讲述革命的故事,新县继续丰富了传播媒介,系统地探索,组织和推广红色文化,创作和安排了12部红色情景喜剧,33部红色歌曲,并拍摄了许多经典的红色影视作品。 同时,继续促进老一代自愿评论员,红军后代评论员和小型评论员的支持和培养。
大别山有很多山洞。 一些红军士兵受伤,生病,游击队居住在这里。 它曾经是他们的天然避难所和战斗要塞,后代被亲切地称为“红军洞穴”。 张爱华今年80岁,是红军后裔的讲师。 50多年来,她坚持守卫大别山的“红军洞穴”。 “我想讲英雄的故事并传递红色基因。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讲它!” 张爱华说。
如今,拥有大量红色资源的鑫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重温革命的历史。 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92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3亿元。
这是2021年4月9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拍摄的乡村景色。
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张爱华家人所在的郭家河乡万店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我们将讲红色故事,并将红色基因继承到红色旅游业中,并以此促进村庄的复兴。” 据万店村党支部书记杨纪清介绍,该村的公厕,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更新,寄宿家庭和特色餐饮更加合适。 完全的。
在辛县,有许多村庄像“万店村”一样,“改变了旧貌,焕然一新”。 依靠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新县构建“九镇十八湾”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建设27个“红村”旅游景区,促进山区向风景名胜区,民居向客房的转化。并将产品转化为礼品,实现优美风光的方向巨额利润的转化惠及了广大群众。
信阳市副市长,信县党委书记卢璐说,信县的许多红色文物对党史教育是无穷的宝藏。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新县将讲述大别山革命的故事,继承红色基因,更好地建设老城区,让老城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记者牛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