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观点:罚款2.412亿元+终身市场禁令贾跃亭被罚款以示对监管的“零容忍”
宁静
毕竟,将会发生什么。 贾跃亭收到现金票证2.412亿元后,又获得了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的另一张“票证”,并为自己违反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4月1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市场禁令决定(贾跃亭,杨立杰等5个负责人)》,并决定对贾跃亭及杨立杰 4月12日,乐视电视台宣布收到北京市证券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由于该公司的财务欺诈,欺诈性发行等违法行为,北京市证券监督管理局将对乐视处以2.406亿元的罚款。 最终,乐视的实际控制人贾跃亭被罚款2.412亿元。
作者认为,行政处罚和终身禁令是资本市场实施“零容忍”要求的具体体现。 在日益完善的证券执法司法制度下,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处罚的三维问责制得以充分发挥。 更大的力量。
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法律监督。 监督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保持开放,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环境,以便各方都愿意来并保持这种环境。 “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良好时,每个人都会对这个市场充满信任和信心。只有资源分配,财富管理和增加直接融资比例等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利用。” 今年三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慧满在2021年中国发展论坛上强调:“加强对“零容忍”的威慑力,使做坏事的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近年来,“零容忍”的概念一直贯穿于证券监管工作中。 中国证监会已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和沉重的法规,并集中精力调查和应对康美药业,Zhang子岛,康德信和乐视等多个市场。 严重影响重大的金融欺诈案件,不断净化市场生态。
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市场上非法活动的新特征也不断涌现。
根据2020年的办案情况和中国证监会最近公布的20例典型违法案件,笔者发现上市公司的主要少数群体(董事,监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和中介人代理商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更为突出。 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的重点。
今年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的2020年案件处理情况显示,中介人的尽职调查仍很突出,相关的执业程序不充分,不适当,对举证迹象没有合理怀疑。财务欺诈得以维持。 全年有15个新的中介机构提起非法案件。 4月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中间业务处以的38项罚款(行政监督和自我监管)。 相关业务负责人将从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3月下旬处以罚款,针对的违规行为包括中介机构对发行人的核实不充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足以及对发行人的勤勉监督。
在今年1月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的2020年20例典型的违反证券审计的行为中,有5起案件直接针对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关键少数”上市公司。
作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关键少数”对公司的运营有重大影响,而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验证和专业检查的第一道防线。 上市公司的诚实守信和中介机构的责任是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因此,对上市公司“少数”的关键监督将有助于确保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进一步巩固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将有助于提高中介机构的绩效并对其进行净化。 市场环境。 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和对痛点的加强检查是提高监管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加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