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碎屑垃圾桶有助于智能垃圾分类

  碎屑可以帮助智能垃圾分类

  从下个月开始随机扔生活垃圾或被罚款

“十分粉”提醒您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经河北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将于5月1日实施。 该规定的实施将促进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环节,消除隐患,切实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发挥重要作用。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从5月1日开始,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将遵循法律。 为此,记者走访了桥西区和鹿泉区的几个社区。

  记者访问

社区垃圾分类有木屑垃圾桶

4月12日,记者在桥西区法源社区(南区)看到,根据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布局要求,该社区建立了4个新型垃圾分类并集中释放点,原始的14个点已放置在42个位置。 分类收集物联网的垃圾箱合并为4个集中式下车点。 物联网集中式垃圾分类处理点的设置,满足了居民就近处置的需求,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环保,智能物联网,便捷的新体验。

“法远社区有6幢居民楼,14个单位和1,188个永久居民。” 河北绿色可持续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陆云丽说。记者发现,社区垃圾分类箱是筹码箱,实现了垃圾箱的身份证管理,并提供了有效的基本保障。以便在以后的垃圾分类中收集大数据。 陆运利说,物联网智能回收设备将收集可回收物,危险废物和厨房废物的数据,并为居民实施智能化后置磅重提供积极指导。

记者了解到,社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具有许多便利的功能。 他说:“我们使用太阳能灯为居民提供照明,设置灭蚊器和太阳能语音提醒器,垃圾箱上方有防污起重器和破袋器,以方便居民扔掉垃圾。” 陆云丽说,我们要提供更多的便利,方便居民接受和自觉使用垃圾分类设施。

桥西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刘继超说,桥西区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垃圾分类,到2019年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目前,有300多个社区在进行垃圾整治。桥西区的分拣设施,预计将于4月底建成。

  垃圾分类智能平台实施积分系统

4月12日,鹿泉区西部枫jing社区居民王女士手里拿着一个装着果皮和菜叶的垃圾袋,走到了“垃圾分类智能平台”下车点。在厨房垃圾箱的前面,刷一下脸,取出垃圾,然后扔掉袋子,这是一系列巧妙的动作。 记者看到,王女士将手中的垃圾袋扔进食物垃圾箱后,垃圾箱上方的屏幕显示了87分。

“这是我们的智能平台。通过该平台,我们可以对居民进行垃圾处理的准确性进行评分。计分完成后,将形成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直接累积在居民卡上,积分可以交换礼物或撤回礼物。” 广东垃圾分类五新智慧平台负责人介绍说,该方法对居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具有一定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过去,一些垃圾没有明确分类。 现在,该平台不仅有积分,而且还通过计分提高了我们的准确放置率。” 刘先生说,他的居民也住在鹿泉区西部的枫Feng社区。

记者体验了“废物分类智慧平台”,发现人脸识别,监控,电子显示屏,智能四分类垃圾等先进设施齐备。 该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五鑫智能平台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居民的垃圾分类服务。 居民使用智能平台和智能设备对生活垃圾进行四类分类。 智能设备将自动称重,自动识别,自动计分和自动汇总废物。 前端激励措施促进了分类释放,中端定点监督和收集,最终可回收利用物的回收,厨余垃圾的现场处理,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完整闭环。

在垃圾分类平台的一侧,记者看到了一台用于处理食物垃圾的机器。 通过这台机器,厨余变成了宝藏,变成了有机肥料。 社区居民可以在需要时免费获取,种花,种草和种菜……实现厨余的回收。

“鹿泉区已于2018年9月开始垃圾分类。到目前为止,已投资超过2000万元。主城区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的全覆盖。” 鹿泉区垃圾分类处工作人员李辉说。 鹿泉区仍在建设中。 利用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大宗垃圾拆解中心和危险废物回收避难所,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前端,处置,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资源的回收得以实现。

  “诗芬美”提醒您抓好垃圾分类

如今,走在石家庄街道,社区和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上,市民随处可见石家庄的垃圾分类工作标志“石粉美”,提醒市民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石家庄市非常重视促进和指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石家庄市废物分类办公室主任李鹤说,自2017年3月以来,石家庄被列入全国首批46个强制实施废物分类的试点城市之一。 截止目前,主城区四区和高新区建成区,新三区和正定县县城都实施了全覆盖的垃圾分类基础,对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也有所扩大。垃圾分类在其他县市和市区的居民已达到50%。 此外,该市所有公共机构也都实施了垃圾分类。

李贺说,城市居民区已成为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战场。 通过聘请专业宣传公司,以示范社区为重点,开展各种宣传培训和家庭宣传,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由“需求我”向“我要分割”的转变。

目前,已建成石家庄市垃圾分类教育中心,并已在全市四个区中分别建立了一个。 石家庄市垃圾分类教育中心于2019年8月开始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它综合利用了当前领先的声光显示技术,合理地划分了显示区域,并精心构建了个性化的展览项目。 此外,还开发了具有主动欢迎,面部识别,语音交互,欢迎说明和垃圾分类宣传图片和视频等功能的“十分芬美”智能机器人,以帮助进一步激发市民的参观热情。 目前,宣教中心已接待13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管理规定

开始随机扔生活垃圾或下个月被罚款

石家庄市居民未将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在指定地点或收集容器内的,处以一百元以下的罚款。 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城乡环境。 经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根据《条例》,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或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被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石家庄市的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危险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

市民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负责人所宣布的地点放置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掷,焚烧或堆放生活垃圾。 应当安排可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或家庭废物分类收集单位对大规模的,整合的或需要分解并重新处置的大型废物(例如家具,家用电器等)进行回收,或者放置在指定的收集点。

根据《条例》的规定,未对生活垃圾分类整理,放到指定的场所,指定的收集容器或设施中的,由生活垃圾分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个人处以一百元以下的罚款。 (文字/图片记者赵小华)


[作者: 赵晓华  责任编辑: 杨丹宇 ]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