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主要投资于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刘琦
4月12日,中央银行发布了第一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2月末低0.7个百分点。去年同期。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 从社会融资增加看,2021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累计增加10.24万亿元,同比少增8730亿元。
根据中央银行的数据,3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8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末低0.3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分别是上个月末和去年同期。 一季度,企业(机构)贷款增加5.35万亿元,其中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增加4.47万亿元。
中央银行调查与统计司司长阮建宏在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第一季度社会金融的增长少于去年同期一年来,它仍然是季度增长的第二高水平。 从结构上看,金融机构的信用稳定,资本市场的融资大量增加。 去年基数较高时,债券市场的增长较少。 总体而言,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稳定。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货币政策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稳定,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从结构上看,对特殊时期出台的政策进行及时分类和调整。 去年已经实施了1.8万亿元的再融资。 包容性的小微企业贷款扩展支持工具和信贷贷款支持计划有两个直接的货币政策。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该工具将持续到2021年12月底,以促进“稳定企业”和“保证就业”。同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并进一步增加对需要长期投资的地区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长期支持利率方面,2月份公司贷款利率为4.56%,较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0.76个百分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总体融资成本一直在稳步下降,这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4月,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信贷和社会融资的增长将在季节性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在货币政策回归的引导下实现。正常情况下,规模的增加也会受到影响。 控制。 就同比增长而言,考虑到去年4月份仍然存在较高的基数效应,4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社会融资存量和M2的增长率将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缩小到不同程度。 然而,在经济恢复以促进商业运作和增加投资活动的影响下,预计4月份M1的增长率将反弹。
“在下一阶段,我们必须关注当前的经济复苏过程和需求变化以及其他实际情况,而不必太担心基础效应引起的数据波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告诉《证券日报》,货币政策应该保持平衡,诸如增长,风险控制,防止通货膨胀和汇率稳定等目标将继续通过中期贷款便利化来调整市场流动性。 )和反向回购投资组合,并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结构性支持。
孙国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下一步是坚持跨周期设计的概念,考虑当前和长期,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稳定。灵活,准确,合理和适当的货币政策。 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与名义经济的增长速度基本吻合。 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确保小微企业整体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
【作者:刘琦】 (编辑: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