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记者摄)
据刘宇介绍,这款仿冒品的AirPods Pro可以在打开iPhone后自动识别并与iPhone配对,可以查看序列号,支持名称更改,定位,降噪和透明度等功能,甚至可以被唤醒。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
一些商家告诉《时代周刊》,一份做得很好的AirPods复制品欺骗了苹果公司的官方售后服务,以“代替正版产品”。 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商家将使用诸如“ 1:1”和“ neutral”之类的词语来指代不愉快的“ shanzhai”。
其中,“ 1:1”是指高度还原的仿制Apple耳机,包装盒上贴有AirPods或AirPods Pro LOGO; “中性”是指没有任何包装和LOGO的产品,但外观仅在AirPods或AirPods Pro上略微放大或缩小。
穿过SEG电子大楼和周围的数字购物商场,没有很多摊贩出售这种仿制的Apple耳机。 即使没有现货,也可以根据订单尽快生产和运输一些摊位。
自苹果公司于2016年首次推出无线耳机AirPods以来,该产品已成为苹果公司的明星产品。 苹果在2019年发布了支持主动降噪的AirPods Pro之后,市场迅速爆炸了。
“预计到2020年,整个TWS头戴式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的全球出货量将为4.6亿对,其中约2亿对仿冒产品,其中大部分是仿造的AirPods。” 第一移动研究所所长孙延标在4月9日告诉《时代周刊》,许多人是从华强北流入该市场的。
成熟的产业链
“(AirPods)最初问世时,高仿技术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更早进入的人们赚了更多的钱。现在,该技术已基本成型,主要依靠数量。” 华强北的从业者吴璇(化名)笑了起来。 谈谈山寨苹果耳机的生产过程。
如果客户下订单,他们通常会在行业中首先购买模具。 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AirPods问世后,有人开发出了一种尺寸与原始产品相同的模具,称为公模。
吴璇说,购买模具后,还需要购买芯片,电池,扬声器和电缆等组件,然后在自己的工厂生产和组装。
更为关键的组件是芯片。 吴轩介绍说,真正的苹果耳机使用自主研发的W1和H1蓝牙芯片,而华强北制造商出于成本考虑,大多使用杰里,兰讯和罗达的芯片。
“罗达芯片的性能是最好的,其次是中科蓝迅和杰瑞。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万宁,在现代窗户数字广场经营电子配件摊位。根据(化名),假冒耳机的价格差异主要集中在芯片上。 华强北依靠芯片制造商的技术进步和解决方案公司的软件调整,使假冒产品越来越逼真。
实际上,早期的仿制蓝牙耳机只能根据Airpods进行建模,大致相似,但功能却相距甚远。 后来,模仿者的Airpods可以达到1:1的外观,弹出窗口被破解,声音质量恢复到80%。
目前,该技术正在进一步升级,华强北可以以正品价格的15%-20%达到约90%正品的体验水平。 但是,在降噪功能上,仍然很难突破技术瓶颈。
(《牛年》发行带有牛头图案的苹果耳机的新副本,《时代周刊》记者拍摄)
每月可获利达一百万
在流通环节中,山寨苹果耳机层层地寻求利润。 苹果耳机的副本从工厂到最终流向消费者,中间有三个主要环节:从制造商到华强北代理商,再下放到各级代理商,最后卖给消费者。
以配备了罗达芯片的AirPods Pro为例。 它的出厂价约为150元,而华强北的批发价约为200元。 电子商务平台的价格从200元到400元不等。 基本上都在500元以上。
尽管该产业链中各个链接的价格比率大致相同,但商家通常是任意定价的,例如配备了罗达(Luoda)1562A芯片并被称为“第三代顶级配置”的AirPods Pro,数十名记者访问了时代周刊。 在摊位上,商家对这种产品的要价从180元到280元不等。
万宁对这项业务在当时很赚钱感到非常自豪。 “我们赚多少钱取决于客户渠道。我们主要从事批发业务。我们已经开发了国内外市场。在国内,我们主要销售给批发商。计算机城中的一些商人会来购买。一些海外发达国家正在也是我们的市场。”
(在华强北出售的仿制苹果耳机,由《时代周刊》记者摄)
时代周刊的记者计算了一个帐户。 万宁的山寨苹果耳机的日销量约为1,000副。 结果,每月的出货量约为30,000对。
根据山寨苹果耳机的平均生产成本约100元计算,价格约为150元至200元,这意味着商家售出的每对山寨AirPods可以赚50元至100元,并且每月的利润可以达到150元。 一万多元。
可以看出,仿制的苹果耳机的利润是可观的。 但是,业内一些人告诉《时代周刊》,今年芯片短缺可能会影响模仿苹果耳机的生产能力。
与国产品牌竞争
旭日的大数据统计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出货4.6亿对TWS头戴式耳机,同比增长43.75%,其中品牌占44%,白色品牌市场份额占56%,尽管与2019年该品牌的份额相比有所改善,但白卡仍占据着主要市场。
实际上,苹果还在与市场上假冒产品的扩散作斗争。 在某些情况下,伪造的AirPods欺骗了苹果的官方售后渠道。
4月10日,一位苹果用户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已经使用了大约半年的AirPods Pro耳机嗡嗡作响,当他们带着AppleCare +代金券去官方商店续订时,店员告诉他们。 :“有人以前曾使用过模仿耳机进行授权。请单击以获取新的耳机。其中有些过于真实,因此感到困惑。现在,需要将新耳机退回工厂进行测试。”
据《时代周刊》记者的业内内部人士称,到2020年底,苹果曾在舆论的压力下发起了对模仿的AirPods产业链的打击。 2020年12月1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在11月19日至19日晚间,根据权利人的投诉,对假冒的苹果数据线和TWS耳机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已被报道。 这里的“权利人”是苹果。
检查结果显示,当场查获大量侵犯注册商标“加州苹果公司设计”专有权的数据线和TWS耳机,涉案商品价值超过1000万元。
他还透露,检查后不久,在华强北商场一楼公开出售的所有假冒苹果耳机都消失了,只能在三楼和四楼看到。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最近的一次访问中发现,今年的山寨苹果耳机已经重返大型购物中心的一楼柜台,但商家变得越来越低调,山寨耳机的故事一直保持沉默。
在正常情况下,假冒产品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品牌方的利益,品牌方也会对此严厉打击。 例如,从生产到销售,苹果一直在向模仿iPhone施加压力。 但是,在AirPods系列产品中,苹果的罢工意愿似乎并不强。
各种各样的假AirPods使许多华强北的从业者赚了很多钱,但是苹果很少采取行动。 业内受访者认为,苹果放松打击的原因是假冒产品并未动摇其利益。
“选择购买假冒AirPods的用户实际上伤害的不是苹果的利益,而是其他国内品牌的利益。” 孙延标说:“真正的AirPods基本上要花费1000多元人民币,而假冒产品要花费数十至数百元人民币。 因此,选择假冒产品的用户不是Apple的用户组,这些用户不会侵犯Apple正品耳机的销售。
但是,此价格范围涵盖了大多数家用无线耳机的价格。 一方面,假冒产品可能将国内制造商拖入价格战,另一方面,它们可能侵蚀其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今天的山寨苹果耳机行业与2010年左右的山寨手机市场非常相似。在独立无线耳机品牌面前,除了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苹果外,还有相当多的山寨厂商。
“这对国内独立品牌制造商极为有害。” 4月11日,深圳耳机行业的观察家对《时代周刊》记者说,目前国内无线耳机市场格局主要包括苹果,三星和“华米OV”。 手机品牌,Anker,AUKEY,Mpow,TOZO等电子商务品牌,Kugou,腾讯,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公司,Edifier等传统音频制造商,Bulls等智能硬件公司以及6个白标阵营哪些白标签所占比例更大,市场好坏参半。
与曾经在仿冒手机市场上演过的“淘汰大戏”相比,上述深圳耳机行业观察家表示,当前的行业也在准备建立行业联盟,以帮助制定行业标准。 未来,随着国内品牌制造商技术的日趋成熟,相信华强北的白标市场将逐步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