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CPI从第二季度的同比下降上升至同比上升或出现温和上升_新浪科技


原始标题:3月份CPI从去年同期的下降到第二季度的上升或适度上升来源:经济信息新闻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了3月份的全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 从月度角度看,由于春节后需求季节性下降,CPI从上月的0.6%上升至0.5%的下降。 从去年的角度来看,由于拖尾的负面影响显着减弱,CPI从上个月的0.2%下降到0.4%的增长。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 展望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第二季度CPI的同比增长可能会上升。 全年CPI同比呈温和上升趋势,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 3月份CPI同比增长转为正数,主要是由于非食品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和抬尾因素减弱了。”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

数据显示,3月份食品价格下降了0.7%,同比下降幅度比前一个月大0.5%,使CPI下降了约0.12%。 在食品方面,猪肉价格下降了18.4%,增幅为3.5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从上个月的0.2%下降到0.7%的涨幅,这使CPI上涨了约0.56个百分点。 在非食品类产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了1.0%,是去年的首次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了11.9%和12.8%; 服务价格从上个月的0.1%下降到0.2%的增长。

“根据估算,在3月份的同比增长0.4%中,去年价格变化的结转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比上月降低了1.2个百分点,新价格上涨约1.0个百分点,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从上个月的持平变化为同比增长0.3%,第一季度的核心CPI与上年同期持平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丽娟说。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华长春表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0.4%,比市场预期高0.2%。 低基数和非食品项目的贡献很大,4月份的反弹趋势仍在继续。 3月份CPI环比下降0.5%,与季节性影响一致。 春节后,需求季节性下降,但环比增长高于20年同期,同比略有回升。 自3月以来,提尾因素的阻力逐渐减弱,叠加的非食品(服务)价格逐渐恢复,CPI的回升趋势未变。

值得注意的是,自春节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引起了更多关注。 对此,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猪肉方面,生猪生产能力持续回升,加上节后消费需求下降,猪肉价格继续探底。出去。 但是,非洲猪瘟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 自4月起,生猪运输限制政策得到了加强。 除了近期仔猪价格和饲料成本的上涨之外,猪肉价格有望在未来1-2个季度中保持稳定。

中国证券建设投资证券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黄文涛指出,过去几年三月和春节后的第二季度消费者价格普遍疲软,CPI增长主要为负月。按月。 因此,第二季度消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较低。在基本数据的影响下,4月和5月CPI将同比大幅增长。 从6月开始,CPI将同比下降。 总体上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的判断是温和的。 (记者潘娟娟)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