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有生活质量-世界帕金森氏病日专家们像这样进行科普研究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 11日是世界帕金森氏病纪念日。 今年世界帕金森氏病日的主题是“全面治疗,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几天中,许多医院的专家通过“云讲座”等与公众进行了交流,以普及他们对帕金森氏病的认识,并为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提供专业指导。
4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举办了以“关注帕金森病生活为重点”的世界帕金森病日患者护理活动。面对面回答问题。
在现场的80多名患者及其家属中,除了老年患者由医院神经内科进行随访外,近一半的患者都很欣赏,其中大多数人都准备了些小字条。 神经病学,神经外科,精神病学,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系的多学科临床专家详细回答了帕金森氏病的预防,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以及日常管理和护理中的许多问题。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彭国平介绍,今年世界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全面治疗,优质生活”,这正是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帕金森氏病的临床治疗中。
“我们将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强调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早期患者主要改善运动症状,如发育迟缓和震颤,以及非运动症状,如便秘,焦虑和抑郁,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晚期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在采取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结合一些康复训练(如放射运动,太极拳,局部物理疗法)的前提下,这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彭国平说。
医院还为帕金森氏病患者建立了一个微信跟进小组,并定期开展在线科普教育。 “我们发现康复护理院和老年公寓中现在有更多的帕金森氏病患者。随着新的王冠流行病稳定,我们的临床团队将更多地前往这些地方进行相关教育。” 彭国平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帕金森氏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有关专家举办了在线“云讲座”,一些似乎与该病“无关”的年轻人也积极参加。
“我曾经以为帕金森氏病离我们很远。听完讲座后,我意识到年轻人也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需要保持警惕。” 听了网上的“云讲堂”后,成年大三的刘彦彦说。
许多人认为,如果患有帕金森氏病,他们肯定会出现四肢摇晃的症状,但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尚慧芳教授认为,帕金森病起病隐匿,最初的症状通常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
李先生的祖母,成都人,今年75岁。 她性格开朗,喜欢和人聊天。 一家人以为是那个年纪大了的老人,并不太在乎。 直到老人甚至不系鞋带,全家人才把她带到医院,并很快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氏病。
尚慧芳提醒,帕金森氏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如果能够及早和长期进行标准化的全身治疗,可以使该病得到显着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振国表示,帕金森氏病的一些非运动性症状,如抑郁症,便秘,低渗症,睡眠障碍等常被忽略,并且这些症状更显着影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生活。 质量。 “在日常诊断和治疗中,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帕金森氏病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这在年轻患者中尤为明显。” 刘振国说。
随着对非运动症状的日益关注,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地,中药的干预对减轻非运动症状具有显著作用。 据刘振国介绍,2021年3月12日,成立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希望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技术运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
“对于像帕金森氏病这样的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比治疗更重要。这需要建立区域医疗体系,以提高患者的医疗便利性和依从性。” 根据刘振国的说法,目前上海有45个。 多家医疗机构参加了该联盟,其中包括许多中医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氏病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帕金森氏病的患者也趋于年轻。 湖南省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宏兴认为,帕金森氏病患者需要终生治疗和全面管理。 在多学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适当的治疗计划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改善他们的生活。 质量。 湖南省脑科医院院长王小业介绍,该院以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为重点,结合精神病学和胃肠病学,建立了帕金森病全程诊治中心,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一个中止的场所。 便捷,全面和全过程的服务。 (记者黄霄,蔡帅,程吉安,袁权,董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