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鹏汽车的长期自动驾驶测试结果已经发布。 击败特斯拉有多远?
林谦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说:“到2025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我们不仅将成为中国最好的自动驾驶汽车,而且还将成为世界领先者。”
4月8日,小鹏汽车宣布已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小鹏汽车武汉智能网络汽车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投资协议》。 因此,小鹏汽车将进一步扩大其未来的产能计划。 据悉,该项目计划产能为10万辆。
自2021年以来,小鹏汽车的频繁行动意味着什么。 除了扩展上述公司战略外,其产品也屡屡取得突破,例如最近结束的小鹏汽车NGP 3000公里探险挑战赛。
这项挑战源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2020年做出的承诺:“ 2021年第一季度将进行广州至北京的高速自动驾驶探险任务。” 同时,为期8天的南北3675公里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开放测试,经历了各种极端天气和复杂的路况,也是小鹏汽车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的发布2020年,何小鹏扬言要把特斯拉推向中国自动驾驶领域。 很难找到董的自我认证。
“这次活动给了我们很多内部信心,很多数据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 在3月31日的探险成就分享会议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再次树立旗帜,“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到2025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我们不仅将成为中国最好的国家,而且还将成为世界领导者。”
每100公里手动接管车辆0.71次
所谓的小鹏汽车NGP,全名是“ 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它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导航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与市场上主流的L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相比,小鹏汽车NGP更具主动性,因为它能够主动改变车道和超车,并能主动出入大门。 此探险挑战专为小鹏汽车NGP的一系列主要功能而设计。
根据小鹏汽车发布的数据,该次探险的平均NGP里程为2,930公里,变道和超车的总数为6,245,通过的匝道总数为1215,通过的隧道总数为1,308。 其中,小鹏NGP平均每100公里接管次数为0.71,变道和超车成功率为94.41%,匝道通过成功率为92.76%,隧道通过成功率为94.95%。
参加试驾活动的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他的试驾区遇到了严重的雾霾,大雨和其他极端天气,但没有危险。 他认为,经过这一挑战,可以说小鹏汽车的NGP是国内最好的自动驾驶系统之一。
但是,小鹏汽车的NGP也有一些缺点。 NGP只能在正常情况下识别冰淇淋蛋筒,而无法识别道路上的其他异物。 另外,在试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其合作的地图经销商经常在省际交界处的某些路段遇到精度不足的问题,这导致NGP自动降级为LCC模式。
对此,一些消息人士表示,小鹏汽车将来可能会采取众包形式与地图供应商合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地图准确性不足而引起的麻烦并改善用户体验。
根据小鹏汽车发布的数据,自1月26日启用NGP功能以来,用户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180万公里,今年2月NGP功能的普及率超过50%。
根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此前的电话会议,中国特斯拉车主购买其全自动驾驶服务的比例仅为1%-2%。 根据小鹏汽车提供的数据,小鹏NGP在换道和超车成功率,匝道通过成功率和隧道通过成功率方面均优于特斯拉的NOA。
尽管在本地化和实用性方面,小鹏汽车的NGP比特斯拉的NOA要好,但是智能赛道无止境。 何小鹏还表示:“尽管我们目前认为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的核心,但到2025年,自动驾驶仅是智能汽车的一小部分。 未来,就智能而言,将会出现更多新事物。”
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对手
小鹏汽车的3000公里NGP探险之旅已经结束。 这只是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愿景的一个角落。 据了解,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场景的NGP是小鹏汽车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激光雷达集成到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将是关键。
4月3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了代号为D55的官方激光雷达地图。 根据小鹏发布的新闻分析,这辆代号为D55的新车已批量生产或命名为P5。 这款新车将成为P系列的入门级车型,并将在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
据了解,该车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大规模生产的配备激光雷达的智能车。 对于激光雷达,业界普遍认为,这是自动驾驶扩展到更广泛应用场景的唯一途径。
小鹏汽车在智能汽车轨道上持续加速发展的背后是智能电气化的浪潮,世界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预测,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的总销售额将达到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旅行服务价值将达到2600亿美元。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是一个配备了各种智能应用程序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智能平台。 在汽车工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智能电车行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结识了新朋友和新朋友。
今年2月,由东风技术中心开发的“东风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试车。 在同一个月长城汽车由智能驾驶部门孵化的自动驾驶公司皓莫智行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
长安汽车L3有限自动驾驶的工程开发正在加速,L4自动驾驶有望在2025年实现。韩国现代汽车几天前也报道说,它已与Google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开发自动驾驶服务。
自动驾驶系统被视为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要素,业界和公众也对自动驾驶寄予厚望。
德勤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与一年前相比,消费者更愿意为汽车的智能功能付费。 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相关技术付费,而25%-30%的消费者愿意支付超过5,000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许多汽车公司已经陆续披露了其L4自动驾驶模型的量产时间表。 公开资料显示,就海外汽车公司而言,福特,沃尔沃,现代等汽车公司已宣布将在今明两年推出L4自动驾驶汽车。
但是,小鹏汽车的NGP和特斯拉的NOA都不能被视为真正的自动驾驶,而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许多业内人士还指出,当前汽车行业仅停留在L2级别,要实现L4和L5级自动驾驶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工业研究院智能网络汽车产业团队负责人姜伟向时代金融指出,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规模的实现过去两年的生产应该被认为是“错误的主张。”保守地讲,还需要十年的时间。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责任编辑: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