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强制评级! 经销商协会欢迎进行重大修改,并且仅保留此评级要求! 影响几何? _证券时报

原始标题:取消强制评级! 经销商协会欢迎进行重大修改,并且仅保留此评级要求! 影响几何? 将来需要调整哪些政策?

债券市场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月26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指出,为了促进评级行业和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引导评级机构从投资者的角度更多地揭示风险,并取消在早期阶段进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和应用中的信用。 根据评级报告的要求,在发行过程中将进一步取消债务评级的强制性披露,仅保留公司评级披露的要求,并将公司评级选择权移交给决策市场。

这是我国债券市场在取消强制评级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已成为国际共识。 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监管法规,以减少监管规则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依赖,例如取消使用信用评级结果作为特定的监管指标,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以及鼓励投资等。机构加强内部评级体系。

业界普遍认为,取消我国债券市场的强制评级也是大势所趋。 这种制度性调整将促进评级行业从“监管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这将对发行人,投资机构和评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证券时报》记者说,在规范债券违约的过程中,信用风险正逐渐被投资者所重视和接受,以市场为导向的信用风险定价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形状。 但是,也有一些市场实体过度依赖外部评级,并且在投资时盲目采用外部评级。 这加剧了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并影响了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和健康发展。 取消债务评级的强制性要求可以指导市场机构增强其内部信用分析能力,从而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根据债券的实际信用风险真正做出投资决策,并避免不必要的市场波动。

仅保留公司实体评级披露要求

交易员协会在当天发布的《关于取消债务融资工具强制评级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交易商组织市场成员研究削弱外部评级依赖的工作,并形成债务融资工具。 废除强制性评级计划,修改并实施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业务准则。

具体而言,在报告过程中,并非强制要求公司提供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报告和后续评级安排作为申请材料的要求。 申请时,如果公司已获得该债务融资工具的有关评级报告,应作为申请材料提供; 未取得有关定级报告的,应当在登记文件清单中注明。

在发行过程中,“通知”阐明,将取消对债务评级报告的强制披露要求,并保留对法人实体评级报告的披露要求。 但是,如果已发行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的偿还顺序低于一般债务和普通债券的偿还顺序,这可能导致债务评级低于主题评级,则公司仍需要披露债务评级报告。

关于为什么在发行过程中仍保留公司实体评级报告的要求,张旭说,对于大多数没有信用增强措施的债券,债务评级与主体评级保持一致。 因此,对每个债券的债务进行单独评级的需求并不高。 取消强制性债务信用评级不仅节省了发行人的评级费用,降低了整体融资成本,而且还实现了金融机构对主体的合理让步。

此外,就“通知”的范围而言,NAFMII澄清了适用于本通知的产品包括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除资产支持票据(包括资产支持商业票据),项目收益票据等外,与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评级有关的信息披露要求,应参照执行。 定向发行和债务融资工具评级的信息披露要求保持不变。

监督部队削弱了外部评级的依赖

实际上,在交易商协会宣布取消银行间市场强制评级安排之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做出了取消交易所市场强制评级的安排。

2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管理办法》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管理办法》。 前者废除了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和普通投资者认购的债券的强制性评级要求。 评级必须符合AAA的要求; 后者显然取消了注册过程中的强制评级要求。

近年来,监管机构在改革措施上形成了联合力量,以削弱对外部评级的依赖。 去年年底,中央银行联合多个部委发布了《企业信用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将信用评级报告从必须披露的文件清单中删除。发行时间。

自从债券市场打破僵化的赎回以来,不断发生的“轰鸣”的债券违约事件暴露了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突出问题,例如错误的高评级,歧视不足以及预警功能薄弱。 近年来,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信用评级行业混乱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并通过取消强制性评级,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等制度安排,规范了评级行业的发展。

“目前,各种监管机构正在逐步形成改革的联合力量,以减轻对外部评级的依赖,这将有助于将我国的评级行业从’监管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并有助于我国的评级行业建立新的高标准市场秩序,促进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严燕说。

它将如何影响各方?

许多分析指出,取消我国债券市场的强制评级将对发行人,投资者和评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联和信用评级总裁万华为表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对评级结果的不合理使用的取消,评级需求将逐渐从监管要求向投资者需求转移,信用评级竞争的重点将由竞争性转向竞争性。代理机构将从发行人转向投资者。 ,评级行业的竞争将更加面向市场。

“我国取消强制性评级将对我国债券市场产生多重影响。” 万华为表示,取消强制性评级将有助于简化债券发行过程,提高债券发行效率。 在取消发行要评级的企业信用债券的强制性要求后,发行人可以选择不评级或仅进行主题评级的公司债券。 这减少了债券发行过程和备案材料,对于监管机构提高债券发行效率非常重要。 措施。 减少对评级的依赖可以指导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提高风险研究和判断能力,并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另外,对于评级行业,评级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将加速,竞争将更加激烈,评级机构的声誉将变得更加重要,业务将变得更加多元化。

严燕认为,取消强制性评级将促进评级行业从“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发展。 在短期内,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一些具有较高投资者认可度的发行人可能会选择未评级的发行。 与强制评级市场环境相比,评级业务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在“市场驱动”模式下,发行人将决定是否评级,发行人的评级要求将取决于其债务工具的投资者。 投资者是否认可评级对象的评级结果反过来会影响发行人对评级机构的选择,从而逐步建立行业“声誉机制”,基于评级质量竞争形成市场秩序,并敦促评级机构不断审查评级概念,方法和系统,不断提高评级质量,更好地发挥风险披露和定价功能。

此外,在取消强制性评级后,随后的相关监管政策也将需要调整。 万华为认为,取消公司债券发行的强制性要求后,理论上应同时取消AA的发行门槛,并应调整与债券级别相对应的债券质押率。 此举低于AA。 信用评级公司的债券发行铺平了道路。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