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常罚款,系统停机,海通证券的风险控制漏洞
领先经纪公司的交易系统异常。 3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许多投资者在公开渠道上报道说,当天上午海通证券交易软件状态异常,出现“三不”现象,无法撤单,不能撤单。委托,不能正常交易。 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一些投资者批评微博:“这么多年以来,您第一次遇到股票悬而未决的订单是无法撤回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您进行惩罚,您将对股东进行惩罚。您认为这是适当的吗?” 他还发布在海通证券的官方微博上。 投资者还发布了在线联系海通证券客户服务的屏幕截图,显示的界面为“正在为您连接客户服务,请稍候… 1597人在您之前排队”。 针对上述异常交易,《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海通证券客服人员,试图了解更多详情,但电话长时间无法连接。
就在前一天,海通证券因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任命”。 3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向海通证券及其全资子公司海通资产管理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发布了行政监管措施的预先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经调查,海通证券,海通资产管理公司及相关人员在开展投资咨询和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过程中,未遵循审慎经营的原则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市场上。
公告还提到,在中国证监会指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9年12月发布《关于规范公司债券发行的通知》之后,海通证券和海通资产管理公司仍抱有fl幸心态,继续从事其他交易活动市场。 相关违规。 同时,海通证券和海通资产管理尚未将相关的商业行为纳入综合合规风险控制体系。 业务隔离,利益冲突预防,债券交易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缺乏公司的合规风险控制机制。
根据违法事实和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计划责令海通证券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咨询服务,为期十二个月,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 暂停对证券和期货经营机构的私募股权资产管理产品提供投资咨询服务,为期十二个月;暂停对新的私募股权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备案的监管措施,为期六个月; 并对数名直接负责的人和承担管理职责的人采取措施两年以及其他监管措施,以识别出不适当的人选。
上述消息传出后,海通证券股价下跌。 截至3月25日午盘,海通证券股价为每股11.21元,跌幅为5.96%。 关于后续整改措施,《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并多次发帖采访海通证券秘书长办公室,但没有人接听。 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实际上,近年来,海通证券因屡屡违规而屡屡受到监管罚款。 2021年1月,NAFMII发布公告,指出在永美控股,海通证券及其两家控股子公司海通资产管理和海通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期货”)突然违约的情况下,协助相关发行人以多种身份发行和交易自己的债券,例如主承销商,投资顾问,经理等,不遵守职业道德,还暴露了公司未能有效隔离不同业务和内部控制不足的情况。
经自律会议审议后,NAFMII决定向海通证券,海通资产管理和海通期货发出警告。 NAFM在按照规定进行自律制裁的同时,还表示已将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一些线索通过有关部门移交给监管部门,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报告了有关机构的违法行为。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针对此事,海通证券还对北京债券融资部总经理夏坤,固定收益部总经理李栋,海通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世军以及姚宏采取了行动。海通期货副总经理,违反行业自律规则和公司有关规定。 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批评和其他制裁,并处以罚款。
除上述处罚外,《北京商报》记者还注意到,2020年,海通证券及其许多保荐代表人在保荐关联公司上市或发行债券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不一致的意见,并提交了保荐书。 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充分披露事实和其他原因,它们被监管部门反复“命名”,并处以多次罚款。
经纪业务资深人士王建辉说,从经纪公司的竞争格局来看,目前的领先公司也面临着来自中等但积极进取的“脖子机构”以及中小型机构的竞争压力。 结果,大型组织在许多业务线的精细化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风险控制管理中的问题甚至不小于小型组织。 另外,由于大型组织的业务量很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萝卜不洗”的现象。
中国国际资本发展基金董事长龚涛认为,海通证券被罚款的主要原因是其债券业务管理不善。 自2018年以来,信贷债券市场经历了雷暴风云,债券发行人的审查和发行也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 因此,承销保荐债券发行的证券公司是不可避免的。
针对海通证券存在的问题,王建辉建议,在未来的业务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必要适当控制扩张的步伐。 在市场不确定性更大的情况下,相减的好处可能比相加的好处要好,因为当市场环境不好时,爆发风险就会相对更大。
“改善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更加困难。毕竟,巨大利润的诱惑考验着人们的内心。即使被多次罚款,他们仍然会再次犯下它们。切断利益链条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唯一途径。” 龚涛说。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李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