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手巨亏千亿美元,短片商业化进程加快
3月23日晚,快手发布了2020年财务报告,这是该公司登陆香港股市后的首份财务报告。 全年亏损超过1000亿元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震惊,快寿的股价在24日一路下跌。 但是,仔细看财务报告,虽然以快手为代表的短片视频产业暂时不能摆脱“烧钱”战略,但是商业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却更加清晰。
为什么会蒙受巨大损失
快手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全年收入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收入181亿元人民币,创2020年新高单季度收入。 然而,引起市场关注的是2020年全年快手净亏损1166亿元,同比增长493.5%。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实际上,这更多是金融技术问题。 在1166亿元的巨额亏损中,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068.45亿元。 扣除这部分影响后,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79亿元。 亏损在预期范围之内,季度亏损也呈缩小趋势。
所谓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国际财务会计准则》中通常被归类为负债。 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如果公允价值上升(可转换权益的估值上升),则负债金额将相应增加,并且在损益表中会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例如,原始股票价值为100元,但上市后升至500元。根据优先股的特征,公司将满足每股400元的还款需求,并按要求计入负债。” 一位财务人员介绍说:“除非这些优先股持有人要求在短时间内全部赎回,否则这些损失基本上是账面数字,不会对公司的实际运营产生任何影响。”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只要快手的业务并未从根本上逆转,随着转换的实施,这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将全部转为权益,快手的权益将被正常化。 在小米和美团等高价值互联网公司登陆香港股票市场之后,当他们在第一个会计年度宣布收入时,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实际上,快手的财务报告非常出色。 从业务领域看,到2020年,公司整体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三大业务中,网络营销增长最为显着,年收入达219亿元,同比增长194.6%。 。 第四季度的单季度收入为人民币85亿元,超过了2019年全年,并创下了2020年最佳的单季度收入记录。业绩公告中的“长期发展”。
整个快手收入部门已从早期对“奖励”的依赖逐渐发展为多元化。 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在线营销,实时流媒体和其他服务分别占总收入的37.2%,56.5%和6.3%。 随着收入结构的平衡和销售成本的降低,快手的2020年毛利率也将从2019年的36.1%增加到40.5%。
如何获利
在讨论了财务报告关键数据的奥秘之后,我将研究短视频产业的发展势头以及快寿所处的未来商业化发展的多条路径。
“目前的趋势是整个短视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财务报告公布后,快手首席执行官苏华在电话会议上解释了他对行业发展的看法。 “根据目前的行业预测,今年整个短视频行业在HeLive平台上的移动广告收入增长仍超过行业水平,这表明广告商的预算越来越倾向于短视频和直播平台。” 苏华说,只有目前短视频行业最清晰的收入渠道-就广告而言,该行业仍保持着快速增长,他说,快手的整个广告业务到2020年将同比增长近200%。从公司的收入份额来看,它已从2019年的19%增加到了37%。
除广告外,豆印,快手,微信视频账号等主平台已开始加速商业化。 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化与广告,游戏和电子商务的三个支柱密不可分。 “ Kaishou和微信视频帐户在社会商业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因为它们天生具有强大的社交性。与此同时,视频帐户依赖于微信的庞大流量,因此其后来的爆发力不可低估。” 短视频行业的从业者认为,与以内容为导向的策略相比,快手不一定在广告方面有优势,但在其他商业化探索中则更具优势。 目前,最明显的商业化策略是与直播结合。
“我们有初步判断,将来,短视频和现场直播必将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苏华认为,随着整个行业的用户数量增长缓慢,用户渗透的重点应放在“短”时期。 视频+直播”这种组合模式。
苏华认为,当前每日活跃用户的积累仅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将来,它将在内容上进行深入操作,并将内容按垂直类别细分为不同的兴趣组。 “我想重申的是,快手仍然是一家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公司。在广告收入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保护用户体验,因此目前我们不会选择从根本上增加广告量。”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责任编辑: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