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路线图最终确定更多支持政策的方式|资产|债券|绿色金融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原标题:绿色金融路线图最终确定了更多支持政策

最近,许多中央会议集中发布了强烈的信号,表明将全面升级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了解到,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敲定了绿色金融发展的“路线图”,并将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和利用金融资源向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同时,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也迎来风潮。 自2月初发行以来,作为绿色债券的创新品种,第一批碳中和债券已达459亿元。

下一步,针对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仍不完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的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将予以弥补。 据悉,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银行存托金融机构绿色财务绩效评价计划》和绿色金融统计体系正在修订或制定中。

政策支持绿色金融

作为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帮助,绿色金融正在迎来沉重的政策支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央行已将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会议还表示,它将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信托。 我国第一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法规》已于3月1日正式实施。

央行副行长陈玉露日前表示,央行已初步确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想的“三大职能”和“五大支柱”。 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性披露,绿色评估,行业自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利用财务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倾斜绿色创新项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卢政委表示,随着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求有待进一步增强。 致力于低碳产业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高碳产业提高技术和效率。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取得了显著成绩。 根据中央银行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在支持绿色低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过渡。

加快开放投融资空间

实现碳中和需要巨大的投资。 在该政策的催化下,“碳高峰与碳中和”相关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明显升温,各机构纷纷相继部署资金,用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债券领域是第一个引发爆炸的领域。 统计显示,从2月首次发行碳中性债券至3月23日,已发行24只碳中性债券,总规模459亿元,涉及电力,供热,交通,金融,金融等行业。矿业。 。

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发行了200亿元规模的“碳中和”专项“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 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认证的碳标签。 中和债券是目前市场上发行的最大的特殊绿色债券,可帮助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 募集资金将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其他碳减排绿色项目,这将有效地促进电力系统的脱碳,实现能源系统的转型。

碳中性键是绿色键的一个亚种。 与普通的绿色债券相比,碳中和债券更侧重于资金的使用。 太平洋证券债券市场分析师周静表示,目前,碳中性债券的发行人资质总体良好,因此其票面利率大多低于同日中债的估值。 此外,这些公司都是该行业的领先公司,并且在资本市场上具有“领导者”和“ cat鱼效应”。

商业银行也正在积极执行绿色发展政策,并增加对绿色信贷的投资。 平安银行《 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将绿色金融提升到战略水平。 截至2020年末,平安银行绿色信贷额度累计达702.32亿元,同比增长22.78%。 兴业银行制定了新一轮的五年发展计划,并提出到2025年该行的绿色融资余额将超过2万亿元。

服务绿色金融的工具也在不断创新。 中信银行正在加快绿色信贷业务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绿色业务模式创新,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多个分支机构积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例如制定特殊的绿色金融政策和体系,基于企业环境风险信息(包括信用审查过程中的企业环境信息)选择客户和项目,以及将环境风险信息作为贷款后检查的重要部分。 全面促进绿色金融发展。

更多的金融资源将继续注入绿色金融领域。 光大证券研究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义峰表示,2020年启动的1.8万亿元再贷款和过账将在今年部分转移到绿色金融领域。 监管机构将研究设置绿色资产和棕色资产之间的风险权重的可行性,并改善绿色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激励机制。 此外,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增加对低碳和绿色产业的支持。 气候投资和融资将越来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 今年,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数量将增加。

越来越多的政策正在酝酿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绿色金融有望取得突破性发展,但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人民银行沉阳分行行长朱素荣表示,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仍然不完善,缺乏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相关标准尚未统一,有政策可循。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 在实施方面仍有改进的余地。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绿色金融领域将弥补相关制度的不足,目前正在制定多项扶持政策。 目前,绿色金融统计体系已逐步完善,许多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取得了重大进展。 下一步,中央银行将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增强金融业通过政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例如绿色财务绩效评估和利息补贴。 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稳定发展。

中央银行研究局局长王欣说,中央银行将为支持绿色和低碳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系统性安排,包括调整和完善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扩大评估结果的应用场景,发布统一版本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与此同时,中央银行正在研究和修订《银行存托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绩效评估计划》。全面评估金融机构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的发展,并适当扩大情景的运用。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建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业内人士有望加快实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减排工具分为两类。 一种是财政和税收工具,即通过征税,排放公司由于资本成本的增加而具有减少排放的动机。 另一个是基于市场的工具。 那就是排放交易,将来可能会扮演更多的角色。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