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东:为什么中共要求减少玉米和大豆的消费? | 饲料| 人类和牲畜争夺食物| 经济压力

[Epoch Times, March 21, 2021]3月15日,中共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玉米和豆粕替代的通知》,提议“促进玉米和豆粕的替代”。在饲料和促进谷物中保证供应和稳定市场”。 从中共的话语系统来看,“替代”一词可以解释为减少饲料中玉米和大豆含量的要求。

首先,该文件的发布表明中国大陆可能存在饲料谷物短缺; 其次,当前的“替代”计划表面上旨在通过减少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来解决“人与动物之间的谷物竞争”问题。 但是,在具体计划中,它直接指出“要求在40天内完成并全面推广”,这表明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进口量的巨大增长几乎无法掩盖粮食危机

2020年12月,中共宣布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13亿斤。 粮食产量已连续六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生产已达到“连续第十七年”。 丰富”; 粮食储备充足。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累计谷物进口量超过1.4亿吨(2800亿斤),同比增长超过3100万吨,食品进口同比增长27.97%。 对比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进口,可以看出,粮食进口比重占粮食总产量的20.91%。

面对粮食进口量的快速,大幅增长,卢传媒的解释是,首先,中国谷物品种的最大缺口是大豆进口造成的;其次,粮食进口缺口最大的原因是大豆的进口。 第二,国内外价格倒挂以刺激进口。 第三,国内养猪业已经恢复。 这带动了对玉米和大豆饲料的需求的大幅增长。

实际情况是,2020年中国将发生大规模灾害,不仅影响粮食主产区,而且必将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 仅以玉米为例。 中国共产党媒体声称,玉米是中国的三种主要主食之一,自给率超过98%。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玉米产区,玉米产量占中国玉米产量的40%以上。 从2020年8月到2020年9月,三场台风直接袭击了东北三个省。 吉林和黑龙江的产区受到严重影响。 东北三个省的玉米总产量总体下降。 根据陆地媒体的分析,玉米产量可能超过1000万吨。

在社会各界都知道玉米减产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中共宣布中国2020年玉米总产量将达到2.61亿吨,比2019年增加400万吨。 中共海关总署发布的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为“创纪录”的1130万吨玉米,首次超过年度配额720万吨。 2019年,中国仅进口了479.3万吨玉米,占当年玉米进口配额的67%。

根据美国农业部3月发布的最新报告,美国农业部预测,在2021/22销售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 1亿吨;美国的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90万吨。 而玉米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 2400万吨。

通过将“创纪录的”进口谷物数量与中共宣布的年度丰收和增产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共的谷物数据不一致。 媒体解释的原因直接避免了中国的大规模灾难。 这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出,在中共所谓的粮食收成和增产数据中存在着巨大的虚假因素。 中共实施粮食进口大幅增长的真正目的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一种是可以用来弥补实际的粮食短缺;另一种是可以用来弥补实际的粮食短缺。 二是实施粮食。 ard积应对世界各国日益孤立的尴尬。

3月18日,中美高层领导人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了对话。 中共选择在中美对话之际提出“替代”计划。 这是向美国发出明确的政治信号,试图限制大豆和玉米的使用,并通过减少进口大豆和玉米的数量,将施加经济压力,作为政治对话的筹码。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仅在2020年,中共就从美国进口了2589万吨大豆,进口了超过900万吨美国玉米。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不久,中共原本打算向美国施加经济压力。 根据路透社2018年9月19日的报道,中共计划向中国养猪业推广低豆粕配方饲料,从而减少其对美国的影响。中共以及从2018年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中国大陆全面爆发的非洲猪瘟,已导致其计划被搁置。

这次,中共再次响应拜登政府对中共的态度,提出了一项具体的“替代方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3月3日提出,与中共的关系既是合作又是竞争。 结果,中共看到了机会,并再次利用大豆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给经济施加压力以测试美国的反应。

中共长期以来一直将进口的外国商品用作讨价还价的手段,以威胁和报复其他国家。 例如,在2021年2月底,中共突然宣布暂停进口台湾菠萝,引起了国际关注。 到2020年,中共将支付超过200%的澳大利亚葡萄酒。 关税; 加拿大的菜籽在2019年被禁止进口到中国。

中共采取的上述经济压力措施不仅没有提高中共的国际地位,反而使中共的国际地位恶化,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孤立。 根据美国民意调查和咨询机构盖洛普(Gallup)于3月1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只有20%的美国人对中国持乐观态度(CCP),比一年前下降了13%。 ,也创下历史新低,有79%的人对中国持消极看法。

此刻,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增加其粮食进口。 如果在全球粮食安全危机出现的情况下,经济压力继续威胁着所有国家,一旦国际社会的粮食供应链出现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将带来灾难。

主编:高毅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