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举行“吐槽会议”的新剧集出什么问题了?_交通商情_网商在线

当观众在等待3月21日晚的综艺节目“吐槽会议5”的更新时,他们没想到他们在等待的内容是无法及时播出的。 这也再次引起了有争议的“吐槽会议五号”。 陷入了新的风暴。 作为以脱口秀节目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吐槽会议”自第一季以来就不乏人气,但伴随着争议不断。 这不免让人叹为观止的“吐槽会议”,也使业界重新思考脱口秀的未来发展。

延迟启动新程序

“很遗憾地通知您,由于编辑时间不足,原定于本周日八点上线的“吐槽会议”第八期无法按时与您会面。非常抱歉,感谢您。你的理解。” “吐槽会议五号”节目组3月21日中午发布的通知未能满足观众一周的期望。

根据先前的“吐槽会议5”的预告内容,原定于本周启动的第八个节目是体育特辑的下一集。 篮球运动员郭爱伦和周琦都将在舞台上进行投诉。 该节目在播出前就开始流行。 尤其是在第七届体育比赛中,前国家足球队队长范志毅和CBA辽宁男子篮球教练杨明在同一场景上吐口水之后,该节目就更加令人期待。

毫无疑问,一旦无法及时发布的通知发布给公众,它立即熄灭了听众的先前期望,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根据微博平台的数据,截至3月21日18:00,“吐槽会议推迟”主题已达到5759.5万观看次数和12,000讨论。

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节目组在通知中指出,推迟的原因是编辑时间不足,观众仍在谈论它,有些人还想到了第七节目引起的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尽管“吐槽会议五”的第七集由于范志毅和杨明的相互挫败以及其他嘉宾的评论而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但也有一些观众认为“过分”。一些评论员。 和解评论说他被冒犯了。 随着争议的加剧,一些男子篮球和男子足球迷甚至引发了“相互撕扯”。

关于节目中发生的争议以及未来第八个节目何时启动,《北京商报》的记者联系了“国教大会”的制作人之一小国文化。 另一方说:“目前没有其他回应。微是主题。”

流程与纠纷并存

“吐槽会议五号”从来没有缺少热度和流动性,它使观众经常笑。

根据专业人士的说法,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吐槽会议5”已六次获得综艺节目在整个网络上的人气。 在其他时间,它也基本上排在单日流行度列表的前十名中,并多次进入。 前五名。

但是,在“吐槽会议五号”日益普及和流行的背后,也离不开争议。 除了上一期体育界的争议外,在“吐槽会议五号”现场设置的大型电话提示器的照片也使该节目陷入了新的风暴。 一些观众认为,提词提示器的设置是为了让客人有更好的现场表演。 毕竟,有些客人不是专业的脱口秀演员,所以他们选择使用电话提示器是可以理解的。 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观众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提词提示器的出现削弱了该程序的真实感和存在感,从而将先前对现场表演的想法变成了预设内容,并且降低对程序的认识。

《吐槽会议5》不仅动荡不安,而且该系列还面临着声誉下降的挑战。

根据豆瓣平台提供的数据,该计划于2016年启动的第一个赛季获得7.6分的评分,而该赛季的节目中有近70%的评分为4星或更高。 第二季,豆瓣得分下降到6.9分,四星及以上得分比例下降到不足50%。 从第三季到第五季,该节目的豆瓣得分徘徊在6.2-6.3分之间。 在第五个赛季中,四星级及以上分数的比例下降到39%。

电视评论员孙瑜认为,尽管脱口秀节目通过吸引观众来获得人气和访问量,但做好节目的工作并非易事。 它需要不断制作创新和有趣的内容,但也要满足观众的需求。 微笑,也要掌握语言的汇编程度,否则很容易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冒犯或宽容

从“吐槽会议五号”的节目模式可以看出,这个已经上线五年的综艺节目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根据该节目的介绍,“吐槽会议五号”在嘉宾阵容和比赛系统方面进行了升级,例如增加了自曝插槽链接,引入了比赛和淘汰赛系统,增加了有趣的链接(例如补给) ,并组成团队。 另一方面,脱口秀节目演员和来自各界的嘉宾也要联手,在现场前后展示脱口秀节目的文化。

“吐槽会议五号”节目制片人白宏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吐槽会议五号”不是升级,而是改版,因为没有转型,没有尝试就没有出路,节目不能拯救秀场挽救秀场是我们主要创意团队的最初和最终目标,这不是通过喝杯咖啡,而是通过竞赛系统的调整来提高客人的竞争力和内容的可见度,然后介绍真人秀,以改善节目的故事情节,让内容更完整。”

“脱口秀的重点是要使观众笑,而言语的设计则使观众发笑。各种链接的设置也可以用来辅助实现这一要点。” 影视媒体行业分析师曾荣认为,目前“吐槽会议五”引发的争议在于设计笑点时的底线控制。 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底线。 脱口秀的挑战是如何使观众发笑而不是发笑。 它将突破听众的底线,并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在业内人士眼中,因为人们需要笑,脱口秀节目仍然是市场上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对此,孙瑜认为,近年来,许多脱口秀或喜剧节目变得越来越流行,这证明了市场的需求。 后期是节目制作人是否可以把握需求并提供更好的产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 。 (郑睿)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