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收盘:美联储宣布到期将不会续签SLR,而银行股也拖累道琼斯指数。


原标题:美国股市收盘:美联储宣布,由于银行股到期拖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将不会续签SLR资料来源:美国金融业联合会

东部时间星期五,美联储宣布将不推迟补充杠杆比率(SLR)的削减措施,银行股拖累道琼斯指数。 尽管周五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但投资者仍然逢低买入科技股。 三大主要股指仅在纳斯达克收盘。 芯片股和光伏股普遍上涨,而银行股和工业股普遍下跌。

市场动态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234.33点或0.71%,至32,627.97点。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99.07点或0.76%,至13215.24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36点或0.06%,至3913.10点。

美联储周五宣布,补充杠杆比率(SLR)救济措施将于3月31日到期,并且不会延长。 美联储官员感到乐观,他们认为商业银行不需要出售美国债务来满足准备金要求。 当前银行的外汇储备约为1万亿美元,只需要进行微调即可。

市场担心美联储的做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周五美国国债收益率再次上升。 在市场预期通货膨胀上升的背景下,对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压力不小。 美联储未能延长SLR豁免期限可能会促使银行出售美国国债,这将使国债收益率的压力增加一倍。

洛克菲勒全球家族办公室首席投资官吉米•张(Jimmy Chang)表示:“美联储不延长单反救助措施的决定令投资者感到失望。 市场期待美联储在几周前宣布延长利率。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太快,让人无法安心。”

Onada的高级市场分析师爱德华·莫亚(Edward Moya)表示:“最大的担忧是,一些银行可能会因保留更多资本而拒绝放贷。华尔街将密切注意即将举行的美国国债拍卖,如果不及时的话。预计债券市场的抛售可能会加剧。”

热门股票表现

科技股的整体表现优于大市。 苹果下跌0.45%,亚马逊上涨1.55%,Netflix上涨1.46%,谷歌上涨0.34%,Facebook上涨4.12%,微软下跌0.16%,特斯拉上涨0.26%。

最受欢迎的中国概念股上涨,阿里巴巴上涨1.42%,京东上涨1.30%,网易上涨3.89%,百度下跌2.79%,拼多多下跌0.01%,蔚来汽车上涨4.13%,理想汽车上涨4.87%,小鹏汽车上涨7.09 %,Bilibili上涨0.04%。

公司新闻

[Tesla: None of the vehicl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have their in-car cameras turned on]

为了回应互联网上有关“特斯拉通过车载摄像头监视车主的信息”的最新讨论,特斯拉中国周五表示,特斯拉用户的车辆不会通过车载摄像头侵犯用户的隐私。 中国市场上的特斯拉用户汽车均未打开车内摄像头,也未进行FSD Beta测试。

[Da Mo: Electric cars are expected to drop to $5,000 in the future]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在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根据摩根士丹利与电动汽车领域的汽车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和专家之间的频繁讨论,相信电动汽车的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价格下降,最终降至每辆车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32,500元),相当于当前价格的十分之一。 特斯拉的第一款电动汽车于2008年推出,当时的售价约为100,000美元。 新的Model 3的当前低调版本售价为37,490美元。

[Robinhood will expand cryptocurrency business]

Robinhood首席执行官Vlad Tenev周五表示,Robinhood计划扩展其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该平台将支持更多的加密货币并启动人们期望的“钱包”功能,但必须在启动之前确保这一功能。 安全。 特内夫表示,将为此进行巨额投资并雇用大量员工。

[KnowingtheIPOpricerangeof9.5-11.5USdollars]

周五,智虎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F-1招股说明书,并计划以代码“ ZH”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每份美国存托凭证的价格在9.5美元至11.5美元之间。 公开发行55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在行使超额配股权之前),每份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0.5股A类普通股。 知道此次公开募股将同时进行定向增发(CPP),最高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

[WHO recommends the continued vaccination of AstraZeneca]

继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之后,世界卫生组织还建议在周五继续对阿斯利康进行疫苗接种。 现有数据并不表明接种疫苗后血栓的风险会增加。 出现血块的可能性与这些症状的最初预期数量一致。 至于未来,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建议各国继续监测所有新的冠状疫苗的安全性并报告可疑的不良反应。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