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标题: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已经发布:上海的“领先”中国城市成都首次跻身世界前40名
每次记者张艺每次编辑段炼
3月17日,由国家高端智囊团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和英国智囊团Z / Yen Group联合编写的“第29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9)”发布。
记者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114个金融中心入围。 其中,中国大陆有12个城市进入了榜单。 排名前5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和上海。 广州和成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的排名中,成都跃升了31位,跃居世界第43位。 在这一排名中,成都排名世界第35位,比上一届跃升了8位,首次进入世界前40名,创下了新的纪录。

内地共有12个城市
在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商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声誉和全面性进行评估和排名之后,有114个金融中心进入了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榜单。 其中,世界十大金融中心的排名是:纽约,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东京,深圳,法兰克福和苏黎世。
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显示出顶级金融中心之间空前的激烈竞争,亚太金融中心的两极分化,欧美金融中心的波动性减慢,中国和美国在金融技术上的优势。美国和内地金融中心马修斯(Matthews)。 效果是明显的和其他新趋势。
在大陆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天津,大连,西安,南京和武汉等12个城市位居榜首,成都排名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排名中,成都排名世界第35位,较上一届的第43位跃升了8位,首次成为世界排名前40位。
此外,随着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金融技术在提升金融中心排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份指数报告中,成都的金融技术专项排名第25位,高于整体排名第10位,在内陆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
同时,金融中心的升级为成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大规模地配置高端要素资源。 在本期金融中心分类中,成都继续被列为“深度更好的全球专业金融中心”类别,这表明成都在反映行业深度的专业领域(例如投资)具有一定优势。管理,资本市场和政府监管。
成都排名“阶梯式”上升
成都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的提高归因于城市能源水平的提高。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届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反映新的发展理念,明确界定西部金融中心功能核心任务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同年,成都首次进入第22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成为第一个进入该榜单并进入全球视野的中西部城市。
随着战略地位从腹地向开放边界的转变,成都为泛欧和泛亚以及“一带一路”提供的金融服务功能得到了显着增强,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排名也有所提高实现了“逐步”增长。 从最初的第79位到现在的第35位。
2020年,成都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14.81亿元,同比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4%。 社会融资规模7582亿元,同比增长45%。 截至2020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36万亿元和4.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8%; 证券交易量13.04万亿元,同比增长41.96%。 有19家协会企业,在中西部排名第一。
“十四五”期间,具有“双周期”新发展模式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建设等历史机遇。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将以增强的金融核心功能为支撑,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功能总部聚集中心,要素资源配置中心,金融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特色金融先驱区,开放金融合作领导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全面增强金融区的辐射动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