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更强大的绿色金融有助于低碳产业转型| Business Wire 转型| 绿色金融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更大更强的绿色金融助力低碳产业转型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长期目标的纲要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碳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扎实的碳峰值和碳中和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将面临深刻的绿色和低碳转型,这意味着对资金的巨大需求。 绿色金融的稳步发展将有助于指导我国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激增引起了气候变化,并威胁到生命系统。 世界各国通过了一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协议,我国也提出了相应的目标。 碳峰值和碳中和要求绿色和低碳转型以及能源结构,工业生产,运输和建筑方法等各个行业的协调,并与天然碳汇,碳捕获和储存等技术手段配合有效减少排放。 这意味着对资金的巨大需求。 绿色金融不仅将项目投资和建设的环境评估深深地融入到金融服务过程中,而且增强了金融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 它还可以利用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合理的“碳”定价,并大力引导绿色产业发展支持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和低碳转型。社会。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一直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9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为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末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增速高4.9个百分点。同一时期。 按照我国绿色债券标准,2019年,全国有150家发行人在国内外发行了214种贴有标签的绿色债券,发行额为3390.62亿元。 绿色金融试点区也有系统地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财政政策正在进一步优化。

但是在实践中,绿色金融仍然为公众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公众仍然对绿色金融的运作和效力缺乏深入的了解。 一些基层金融机构仍不清楚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实质差异,并且未能在整个过程中贯彻绿色金融的概念和要求。 绿色项目的定义以及绿色债券的评估和认证标准仍不完善,鱼眼混杂珍珠的现象并不少见。 尚未建立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缺乏碳定价机制基础。 不仅基层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且行动缓慢的绿色项目也难以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从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的指导作用。 有限的。

未来,以碳的峰值和碳中和为目标,有必要科学地估算未来的总碳排放量,然后在年,行业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解,以规划未来的布局。工业建设和投资重点。 同时,有必要加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加大碳定价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碳排放计量技术和应用的探索与研究; 修改绿色项目的定义,绿色债券的评估和认证标准,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实现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绿色企业标准和绿色金融标准的协同。 此外,有必要弄清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加强流程评估和指导,促进各个地区绿色金融试点和试验的稳步进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探索。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型。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