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专家:中共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将面临许多挑战中国经济研究院| 刘梦君

[Epoch Times News on March 17, 2021](《时代周刊》记者来义庆从台湾台北报道)台湾中国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梦军(第十七届)表示,中共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追求稳定,创新和转型。 中共首次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但中共面临许多内在挑战,包括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率增长的减弱和债务风险的增加。

17日,中国经济研究院召开““十四五”期间中国内地改革发展趋势展望研讨会”。 所谓的“十四五”,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十四五”规划。

刘梦君指出,中共的“十四五”追求稳定,创新和转型,其“内循环”和“双循环”战略的确有机会充分发挥其经济增长动力,但是同时,中共面临着四个主要的内部挑战。

首先,人口红利消失,总需求不足。 刘梦军指出,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从增长变成了萎缩。 根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十四五”期间劳动力人数的年均下降幅度约为0.3%,到2025年将下降至8.85亿。

此外,中国总人口将在2025年至2030年之间出现负增长。刘梦军指出,总需求不足将导致长期经济停滞。 加上中国人口抚养比的恢复,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将加速。

第二,生产率增长减弱,潜在增长率下降。 刘梦君指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效率)已经放缓,再加上中国僵尸公司和投资效率低下等因素,导致生产率增长进一步放缓。目前为4%到2.5。 %到3%。

第三,中国的资本生产率下降。 刘梦军指出,在肺炎流行之前,中国的投资势头已逐渐减弱。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自2017年以来逐渐下降; 此外,数据还显示,中国的内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正在减弱。

第四,中国的债务风险有所增加。 刘梦军指出,中国的巨额投资主要来自大规模的债务融资,投资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这将进一步导致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中国非金融部门的杠杆比率继续扩大。 2019年,非金融部门的杠杆比率为258.7%,规模继续扩大,到2020年第一季度升至274.5%。

刘梦军进一步解释说,居民杠杆率的过度上升将带来不利影响,例如银行资产的恶化,金融风险的积累以及居民消费增长的抑制。

中国6亿贫困人口成为一个大问题

中国经济研究院内地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吴家勋在会上作了特别讲话。 吴家勋表示,中共的“十四五”和“ 2035愿景”将着眼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内需和技术自主性。 其中,北京将促进新的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AI)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能源,生物技术等)。 吴家勋说,中国的内需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这些行业将变得更具竞争力”,我们必须继续观察随后的市场发展。

吴家勋说,中共在推进国内循环方面也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中国现在正面临消费市场的转变,即“出口转为国内销售”,但她说,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很难为原本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产品付款。

第二,地方保护主义。 她解释说,各个行业的生产能力高度集中,生产过剩超过了内需市场的负荷,造成恶性竞争,造成失业。 第三,疫情爆发后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四,在贸易战和疫病爆发之后,对国有企业的整体依赖可以说是“国家进步和人民退缩”。

吴家勋指出,中国目前有大约6亿人属于贫困阶层。 他们可能无法融入市场以形成有效的消费能力。 这已经成为中共利用国内周期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问题。

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刘梦军说,中共的
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刘梦军说,中共的“十四五”规划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率增长的减弱以及债务风险的增加。 (时代时代参考室)

主编:吕美琪#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