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债券的发行速度加快了,中航工业和工业有限公司等信托公司都在争抢首个“碳”信托来争夺市场声音吗? |兴业_新浪财经_Sina.com


原标题:加快碳中和债券的发行。 诸如中国国家航空总公司和工业有限公司等信托公司正在争夺第一批“碳”信托,以争夺市场的话语权。资料来源:《中国时报》

本报记者刘佳北京报道

上周首次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高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为响应“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出现了诸如碳中性债券之类的绿色金融产品。

根据WIND的数据,自2月7日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首次发行了六张碳中性债券,总发行额为64亿元。 截至3月17日,债券市场共发行碳中性债券23只,发行总额259.14亿元。

从使用碳中和债券筹集的资金的角度来看,一些资金用于偿还以前的绿色项目的借款,一些资金投资于低碳项目的建设,有些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剩余资金。

此外,许多信托公司还参与了“碳峰与碳中和”项目,以发行绿色信托。 例如,工业信托(Industrial Trust)发行的“工业信托·利丰A016碳权第一号集体基金信托计划”和中航信托(AVIC Trust)发行的“碳中性”主题绿色信托计划。

关于信托公司的碳中和及相关产业的部署,使用权研究人员帅国让告诉记者,这不仅将有助于扩大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带来新的增长机会,而且还将给处于困境中的信托业带来新的机遇。转型期。 黎明。

加快碳中和债券的发行

2月初,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由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四川空港集团,雅long江水电等六家公司成功注册的第一批碳中和债券,总发行额为64亿元。

据悉,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项目均为两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四个风电项目,四个水电项目,两个光伏项目,和一栋绿色建筑。 都是低碳减排领域。

主承销商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美国广播公司中信银行6家银行。

随后,交易所市场先后发行了许多碳中性债券。 发行人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力投资,华能天成租赁,深圳地铁,三峡集团,北京投资公司,中国华电等。

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涉及国有企业和地方中央企业的电网公司和运输公司。 总发行规模也从最初的6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目前的259.14亿元人民币。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行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此外,根据国家开发银行的公告,该行将于3月18日向全球投资者发行首笔碳中性主题的“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该债券的发行规模将不超过200亿美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为3年。

这是我国首例获得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认证的“碳中和”债券,目前是市场上帮助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绿色债券的最大特殊债券。 债券筹集的资金将用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项目,以减少碳排放。

国开行此次发行的“碳中和”特殊债券将有助于加深与污染的斗争,并成为引起资本市场关注的创新。” 作为主承销商中金公司该项目负责人说。

华创证券周冠南认为,碳中和键的建立是为了响应“碳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引导低碳领域的投资,并支持该流行病的实施。 30·60“碳靶。 后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 “对于发行公司而言,碳中和债券可以有效拓宽低碳项目的融资渠道。电力和能源公司具有相对较大的收益。由于募集的资金还可以用于替代项目贷款和补充日常流动性等。鼓励环境保护领域的中小企业积极尝试减少排放。”

“对于市场而言,增加碳中和债券可以为负责任的投资者提供新的分配选择,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碳中和债券的回报可能并不具有吸引力。” 周冠南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就收益率而言,第一批碳中性债券的名义收益率约为3.5%。 周冠南说:“碳中性债券的融资成本总体上低于普通债券。 这可能与发行人的资格更高和市场认可度更高有关。 但是,不能排除一些非市场导向的因素。”

信托公司积极部署“碳”业务

在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金融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些信托公司也加大了对“碳”信托业务领域的探索。

据报道,自2013年碳交易试点启动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湖北的五个试点市场已经开展了近20项与碳资产管理相关的业务。

其中,中国建设投资信托于2015年制定了《中国建设投资信托基金永泉第一集体基金信托计划》,建立有限合伙企业,主要通过配额和国家核电在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市场开展碳交易。可以得出认证减排量之间的差异。

2021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部署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信托”。

为响应号召,今年2月,福建省首份绿色碳排放权绿色信托计划《产业信托·利丰A016碳权第一集体基金信托计划》成功发布。通过转让福建省海峡产权交易中心碳排放权的公开交易价格作为评估标准三港民光公司提供1000万元的绿色融资,帮助企业加快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

同月,中航信托,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和上海宝潭新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全国首个“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 初始规模为3000万元。 受托人中航信托的任期不少于2年。 该信托计划主要投资于在全国统一碳市场上交易的碳资产。

金乐功能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信托公司正在积极部署绿色信托产品,这与世界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相吻合。 “随着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工业革命,必须在一线发行此类产品,因为它与一万亿美元的市场有关。信托公司的深入参与有利于加速金融产品的转型和发展。产业,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和民生的支撑实体经济,谁能在“碳高峰和碳中和”中把握产业机遇,就能在未来的信任转型中发挥带头作用。”

帅国让认为,由于碳中和的许多产业链中存在大量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信托公司在考虑扩大市场时可能会考虑积极参与其他资本市场业务,例如固定增加这类公司的业务。 。

关于此类信托计划的投资收益问题,廖鹤凯认为,“短期内投资收益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 在行业趋势趋于明朗的情况下,分享行业发展红利的投资项目将获得超额收益。 随着新旧轨道转换的发展,行业的发展方式也将随之改变。”

主编:孟俊莲主编:冉学东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