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股迎来“碳高峰,碳中和”特快列车的春天了吗? |钢铁_新浪财经_Sina.com


原标题:春季即将来临的钢铁库存赶上“碳高峰,碳中和”特快列车?

在“力争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峰值和碳中和”的任务”列为重点之一。任务。

“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内钢铁减排和生产限制变得更加严格,钢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东方财富选择》的数据,钢铁行业在3月11日,3月12日和3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涨幅为7.73%。 自年初3月15日市场收盘以来,钢铁行业已上涨18.09%,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在“碳峰与碳中和”的背景下

减少排放和限制生产的前所未有的努力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消费者’。在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的过程中,钢铁行业迫切需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能源和减少排放。” 该中心的郭海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明确了2021年的关键任务,坚决减少粗钢产量,以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唐山作为“钢铁之乡”,正式拉开了行业内“碳高峰”的宣传序幕。

具体而言,唐山市最近发布了《 3月空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计划》,力争使唐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在3月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在倒数20名”; 它将在3月10日之前关闭,停止7 450立方米的高炉; 控制全市100家企业的排放总量,减少排放量不少于45%。

3月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前往河北省唐山市,对实施严重污染的天气应急措施进行了暗访。 许多公司都有问题。 目前,唐山市委,市政府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对这些公司处以行政处罚。 对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行政拘留,将企业的绩效等级全部降为D级,暂扣排污许可证。

兴业证券表示,“碳高峰和碳中和”政策可能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钢铁行业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整合。 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中小企业。 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国泰君安还指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粗钢产量有望降至10亿吨以下。

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旺季

钢铁市场开始去库存周期

“在成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自2021年初以来,国内钢铁市场一直保持波动的上升趋势。3月,成本支持减弱,钢铁市场开始了去库存周期,下游需求增加了。向上运动带来支持。” 王国庆告诉记者。

进入传统的“金三银四”旺季,对钢价的成本支撑已经减弱。 同时,钢材市场需求逐渐恢复,去库存周期正式开始。 同时,数据显示,在这一轮去库存的同时,对钢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头两个月,我国钢铁产量为20955万吨,同比增长23.6%;其中,全国钢铁产量为255万吨。 粗钢产量为1.7499亿吨,同比增长12.9%。 生铁产量1.4475亿吨,同比增长6.4%。 同时,粗钢和生铁的日均产量也在回升。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欣说:“目前,钢厂愿意支付价格,并且积极地进行生产。” 根据Lange Iron and Steel Network的调查数据,2021年3月的前两周,全国100家中小型钢铁企业的高炉开工率是82.1%,比去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年。 预计到2021年3月,全国粗钢日产量将保持在295万吨左右,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公司的粗钢日产量将保持在220万吨左右。

受需求驱动,国内钢材价格再次上涨。 根据中信证券进行的一项调查,在3月的第一周,钢铁行业经历了连续的价格上涨,这是相对罕见的。

在谈到未来钢价的预期上涨时,王国庆对记者说:“受唐山环保生产限制的影响,自三月份以来,包括铁矿石头,可乐钢材,废钢等原材料价格下跌,成本支持减弱。 钢铁价格目前正在寻找冲击的方向。 钢铁价格的未来方向取决于需求的释放。 上半年,市场供需形势有望进一步改善,调整后钢材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

钢铁库存成为“香型糕点”

引用机构进行频繁研究

在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非常火爆,钢铁行业也领跑了A股。 截至3月15日,今年36家钢铁库存中有29家实现了幅度增长,占80.56%。

尽管许多公司吸引了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e互动”中,“碳峰值和碳中和”也成为了疑问的关键词。 据记者统计,截至3月16日15:00,两个互动平台共有771个问题涉及“碳峰值和碳中和”。

关于钢铁股的后期表现,东吴证券认为,除了短期生产外,“碳高峰和碳中和”很可能会抑制中期的钢铁供应。 预计钢铁行业将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倍增长的局面,钢铁行业将迎来系统性的局面。 机会。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还指出,钢铁行业现状正在改善,集中度提高,议价能力增强,竞争格局得到优化。 对钢铁行业的投资机会感到乐观。 (证券日报)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