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两个月国民经济复苏有多项指标继续“回血” 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国民经济前两个月的多指标复苏仍在“恢复血液”

头两个月,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与去年相比,许多主要指标着火了。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尽管疫情反复流行和其他不确定因素,但总体就业率呈现稳定回升态势。 受这一流行病的影响,尽管线下传统联系消费的紧张局势仍然有限,但在线零售额却同比增长了30%以上。 升级趋势也反映在投资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 高科技和民生领域仍然是重要的资本流动。 “在第一季度,经济可能会出现同比增长甚至急剧反弹。” 刘爱华说,无论指标本身是绩效还是指标之间的协调,当前整体经济的判断是自去年以来一直持续。 恢复情况稳定。

市区新增148万个工作岗位

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项目。 日前发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将在城镇创造超过11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而城镇调查的失业率将在5.5%左右。

从前两个月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达到148万。 其中,1月和2月,全国城市调查的失业率分别为5.4%和5.5%。 当地户籍人口调查的失业率为5.7%,外国户籍人口调查的失业率为5.2%。 在31个大城市中,被调查的失业率为5.5%。 全国企业员工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6.3小时。 16-24岁人口和25-59岁人口的失业率分别为13.1%和5%。 与去年12月的数据相比,该25-59岁人口调查的失业率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前两个月的调查失业率超出了预期。” 浙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超指出,冬季小范围流行的再次发生,导致当地的封锁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原地过年”可能会放大春节的季节性影响。由于海归人数减少,农村“水库”的作用减弱,摩擦性失业人数增加; 去年取消临时减税政策导致企业雇用工人的意愿略有下降。

刘爱华指出,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909万人,但我们仍然有条件保持就业的总体稳定。 例如,经济的持续稳定复苏将带动就业需求的扩大,有利于就业形势的稳定; 就业稳定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 服务业将恢复发展。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已占总就业岗位的近一半,服务业已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 同时,灵活就业的潜力也很大。

此外,刘爱华还承认,尽管存在就业压力,但不久的将来劳动力市场也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 “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些公司报告了招募的困难,而招募一些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困难也是客观的。这表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失衡,一些关键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结构在复苏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中的矛盾也开始出现。”

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30%

在“双周期”发展模式下,稳定就业和建立底线,扩大内需已成为年度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前两个月增长6.4%,平均回落。两年中占3.2%。

与传统的挖掘内需潜力相比,今年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必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建立新的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应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驱动力有机结合。 ,优质的供应引领并创造新的需求。”

从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升级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大多数产品的销售增长良好,消费升级产品的销售增长迅速。 头两个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有18种商品同比均增长10%以上。 通信设备和体育娱乐产品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1%和45.6%,两年的平均增长率均为18.2%。

同期,在线零售继续增长。 全国网上零售额17587亿元,同比增长32.5%。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412亿元,增长30.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7%。 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月份增长0.56%。 刘爱华说:“尽管在线零售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实体商店在有效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的背景下逐渐恢复了增长。”

刘爱华说,今年前两个月消费市场呈现三个特点:升级产品的增长率较高,网上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但餐饮消费尚未恢复到流行前期。等级。

从消费类型的角度来看,随着防疫工作朝着正常化迈进,国内线下消费在头两个月也出现了强劲的回升。 但是,由于该流行病的零星复发,要使餐饮数据完全恢复需要一些时间。 据统计,1-2月份,餐饮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 商品零售额6251亿元,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8%。

“’就地新年’是今年的新事物。许多地方都在今年提倡就地农历新年,并且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来鼓励员工就地庆祝新年。” 刘爱华说,从监测结果来看,“就地过年”对城市的文化娱乐产业影响较大。 例如,电影票房收入相对较高,这也带动并促进了城市消费,在线购物和快递行业。

加快高科技投资

“目前,消费和投资都仍在恢复增长的过程中。” 刘爱华说。 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 与2019年1月至2月相比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率为1.7%。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额度分别为1037亿元,12.19亿元和390.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3%,34.1%和34.6。 %。

今年头两个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的国内投资增长迅速,增长率分别达到11%和8.8%。 卫生部门投资增速达到20.3%。 刘爱华说,弥补缺点,优势和劣势,提高后劲的投资总体上正在加速增长。

第三产业(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6%。 其中,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公路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速也分别达到47.2%,42.3%,30.7%和52.9%。 “从这些数据来看,投资已经显示出恢复性增长,并且更好地发挥了投资在优化供应结构方面的关键作用。” 刘爱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个月的投资数据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26.183亿元,同比增长36.4%。 高科技投资和民生投资的不足仍然是民间资本的主要流动。

据统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 其中,对高科技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投资分别增长了50.3%和49.8%。 在高科技制造业中,对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投资分别增长了99.5%和66.6%; 在高科技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4%,85.3%。 社会部门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卫生和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和53%。

刘爱华指出,投资领域复苏相对缓慢的是制造业投资,两年来平均下降了3.4%。 “受到公司投资能力恢复和投资信心恢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而且制造业投资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恢复。”

民生银行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说,考虑到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78%,企业有必要扩大资本支出,尤其是在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 加上工业企业利润的稳步回升,中央银行已指导商业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随后的制造业投资增长将保持反弹势头。

北京商报记者陶峰刘汉林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