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保险业正面临低迷?内地游客的新保费暴跌84.3%,创10年来新低|保险|香港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原标题:香港的保险业正面临低迷?内地游客的新保费下降了84.3%,创10年新低

由于这种流行病,香港保险业首当其冲地受到“海关关闭”的影响。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督管理局的最新数据,内地来港旅游的新保单保费按年下跌84.3%,至68.24亿港元,是2011年以来的新低。个人业务总量的份额下降到5.1%。

期内,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保费收入也下降了22.8%至1,334亿元。 约有98%是以非单位付款方式支付的。 重病,终身寿险和医疗保险分别占48%。 36%和8%。 其中,去年第四季度,为内地游客提供的新保险保费收入仅为3.17亿港元,同比大幅下降95.7%,但环比增长19%,这意味着下降已连续五个季度被扭转。

两家领先的企业感到沮丧

实际上,大陆游客来港人数的急剧下降也对香港主要保险公司的业绩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友邦保险披露的数据,去年香港市场的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了66%。 年化新造保费收入也下降了50%以上,至11.38亿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从66.1%下降至44.7%。 友邦保险表示,自去年二月以来,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通关受到限制,导致内地游客的新业务销售几乎停滞。

友邦保险香港及澳门行政总裁陈荣生表示,澳门目前大陆游客业务的比例已恢复到流行前的水平,但澳门业务规模小于香港市场,无法弥补香港业务下降。 它表明,一旦“通关”恢复,内地游客的生意就会恢复。

据了解,友邦保险已为原本专注于内地游客业务的代理商提供了开发香港本地市场的培训。 去年下半年,香港本地客户的年化新保费按年增长了两位数,该行的代理商人数去年也增长了22%。 ,这将有助于本地市场的长期增长。

保诚先前公布的业绩还显示,去年集团在亚洲的年度等效保费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8%,为36.96亿美元。 香港的相等于保费的销售额达7.58亿美元,同比下降62%。

根据香港的监管规定,香港保险从业人员不能到内地出售保险单并与客户签订合同。 内地居民必须亲自到香港签署保险才能购买香港保险。 因此,大多数主要的香港保险公司的服务中心都接收来自内地的客户,这些服务中心位于尖沙咀和铜锣湾等核心商业区。

香港一家外国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向《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她的团队有1000多名代理人,曾经承担过该外国保险公司60%的业绩。 主要客户是来自内地的高资产净值人士。 受这一流行病的影响,内地客户无法前来。 发言人说:「我们香港代理商均希望转变和发掘香港本地顾客,但现时香港整体经济环境疲弱,失业率持续上升,本地市场销售难以打开局面。” 她很无助。 说。

希望能“跨境保险链接”

近年来,大陆游客除了在香港购买奶粉,化妆品和名牌鞋子和手袋外,还增加了购物清单中的一项:保险。 《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搜索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内地游客的新保费分别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分别为63亿港币,99亿港币,149亿港币,分别为244亿港元和316亿港元。 2016年,保费收入飙升至727亿港币,当年大陆游客占个人业务总额的比重也飙升至40.59%。

然而,自2017年以来,香港保险市场开始迅速降温。 由2017年至2018年,内地旅客的新保费分别缩减至508亿港元及476亿港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友邦保险香港区域执行主任荣永琪提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和促进实施的建议”。跨界保险环节”在今年的“两届会议”期间提出,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的实施促进了“跨境保险环节”的实施。 “跨境金融链接”。

他指出,沪港通和深港通推出以来一直运行平稳,市场反应积极,希望加快实现“保险通”。 他建议以“跨境许可”为例,为购买跨境保险产品设定每年50,000美元的保费。 在以后的索赔中取回的现金价值和保险单的取消,或在保单期内提取的现金价值和股息的一部分将被转入。 通过封闭的资金渠道,通过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或银行系统,赔偿或退还给被保险人。

(作者:朱丽娜编辑:梅晨清)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