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和两次会议丨人_光明网

在欣欣向荣的3月,春节成功结束了。

每年在全国两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下访代表团”与代表和成员进行沟通,讨论国家状况,倾听人民的声音,汲取人民的智慧,为人民谋划幸福的生活 “人”是“起点”,也是“停留点”。

“您家的路况如何?” “学校现在在附近吗?” “榕树村的电采暖是什么样的?” …详细的查询都是您关心的问题。

“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我们将永远是人民的公仆。” “保全人民的救命钱”和“救命的钱”“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殷寅的劝告充满了感情。

“小事”中的民生问题

每一件“小事”都汇聚了人们的生活大局。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的讨论时,土耳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唯一代表阿盛庆向总书记报告了榕树村的变化。

青海省海东市呼竹土族自治县五十镇榕树村是总书记走访的村庄之一。 有一次,这里的村民居住在交通不便,世世代代严重缺水的地区。 现在,由于搬迁扶贫和搬迁,村民过着幸福的新生活。

在与阿圣青代表的交流中,秘书长详细询问了“电热electric”,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秘书长听完阿胜清代表的讲话后,问:“村民的电采暖是什么样的?”

代表阿胜清回答:“它更便宜,一度电一小时,几美分一晚。” 秘书长微微地点了点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访问榕树村时,村里没有这种康。 当时,总书记在村民卢有章的新家中,他特别担心火k的热效应。

2016年8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对榕树村村民卢有章的新房进行了房屋布局和施工质量检查。

从人们对火k的加热效果的担忧回到现在,人们的取暖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但是总书记对民生的关注仍然是一样的。

“去年有多少人与妻子结婚?” 您如何去加查? “您的游客住在村里吗?” …多年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代表大会上,总书记担心的是许多“小事情”。 每一件“小事”都反映了民生的重大问题。

秘书长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弥补民生不足,解决民生问题,确保民生底线,抓好民生。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养老,育儿,住房和其他生计事项,并改善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民生承诺将回应人们的期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新开始的5.3万个城镇老社区的重建,到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均财政补贴增加30元,再到基本养老金“连续增长17年” …惠及人民的一切手段都含有黄金。 满的。

我相信,这份民生清单也将成为“幸福清单”,进入人们的生活。

话语中的人民感情

进入“十四五”规划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全国两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安排各项工作时,总是提到“人民”。

秘书长谈到生态问题时说:“造福人民,帮助儿孙。”

秘书长谈到健康问题时说:“妥善保管人民的“救命钱”和“救命钱”。

在谈到教育时,总书记说:“做好使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谈到高质量发展时,秘书长说:“我们必须将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友谊宾馆,拜访了参加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参加联合组织会议的医疗卫生界和教育界人士。

这次会议有一个明确的问题导向。 秘书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员致力于就人民关心的医疗卫生领域和教育领域的痛点和棘手问题进行交流。

总书记强调,要密切关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密切关注在教育大旗下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纠正。放置并彻底。

秘书长强调,要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促进县域医疗社区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为了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必须与人民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了一份报告:“关于煤炭资源领域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报告”。 秘书长说:“内蒙古在此期间抓好了这一工作,我们将继续抓下去。”

“作为共产党的官员,作为人民的公务员,利用国家资源从事贿赂以及进行权力和金钱交易,这个账户总是经过计算的。”

正如秘书长在2020年全国两次会议上所说,如果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它必须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并始终希望与人民和工作相处在一起,我们将分享患难与共。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人共同富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头五年。

刚刚正式向公众公布的“十四五”纲要,不仅着眼于“十四五”的分阶段任务,而且确立了2035年的长期目标。

围绕“十四五”阶段性任务,规划纲要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利,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大类中建立了20个主要指标,其中涉及7个方面。民生和福利。 与“十三五计划”相比,“十四五计划”增加了诸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生的人数”和“每千人3岁以下婴儿的保育次数”等指标。 1,000人口”。 ,展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青海代表团的审议。

在2021年全国两次会议上,总书记在出席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应将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们对更好生活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并促进对生态优先,高质量的坚持。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 ”。

从高质量的发展到高质量的生活,一个与国民经济有关,另一个与民生有关,共同指向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使人们不禁回想起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秘书长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所说的话:“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血液扎根于人民。人们。 党的根本宗旨是团结和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 为了使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无论他们面对多少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少牺牲和付出的代价,都将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中央广播电视台央视网)

[
责编:王宏泽 ]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