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评论:追求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就业| 李克强总理-金融新闻


原标题:中国时报:追求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就业

一个崇高的目标,一个坚实的起点。

3月1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结束。 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和2035年长远目标纲要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2035年的长期目标,五年计划和15年目标。 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下午参加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所强调的那样。 “这不是暂时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遵守的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要求和过程,或者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要求,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普遍要求。 这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 这是在所有地区的发展中必须执行的要求; 这不是一次需要一个时刻,而是必须长期遵守的一项要求。”

因为要求是全面的,所以它是针对当地条件量身定制的。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无论有多大差异,目标都是相同的。 它是要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和福祉,民生的概念是广泛的,必须补充民生的弱点,解决民生的问题,确保民生的底线,我们必须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养老,育儿,住房等民生问题以及所有民生问题。 就业是重中之重。

就业不仅是民生的第一大事件,还是发展的第一大事件。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机会。 因此,我们还看到,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可以说,就业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都是一件大事。”

到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国家的业绩将来自何处? 仍然是科学的流行病防治和六保六安的政策支持。 甚至“公司和员工都知道,只要他们保留公司并稳定自己的职位,一旦工作恢复和市场恢复,业务就会繁荣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 去年,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900万”的宏观政策目标。 最终,城镇创造了1186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实现了2.3%的正经济增长。 这是从救济到增长。

那么2021年的新城市就业目标又如何呢? 现在仍然有超过1100万人。 李克强总理希望,由于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因此实际实施中的税率会更高。 城市地区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将有2.78亿农民工。 提供兼职工作的机会。 因此,今年的政策是坚持优先就业,继续六项保障。 “将GDP目标定在6%以上是一个开端,实际过程可能还会提高一点。”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2021年的优先就业和2020年的稳定就业是否与目标数据有所不同? 在新的开发阶段,相同的六个稳定性和六个保证将有何不同? 我们认为变化仍在质量上。 经济增长是从增长到高质量增长,就业增长也应该是从增长到高质量的高质量增长。

李克强总理说,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是最丰富的资源。 “民生是艰苦奋斗,但艰苦奋斗并不缺乏。” 实际上,仍有14亿勤劳的人口红利存在。 经济学家提出,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力比例,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口素质,而产业升级可以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到制造业服务业。 这些是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

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意味着就业的不断增长和就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从增长到高质量增长,不仅创造就业机会,而且创造具有更高生产率的就业机会,从而使每个人的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创造更多的财富。

主编:徐运谦主编:龚培佳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主编:王翔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