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美半导体工业协会成立工作组,专注于技术和贸易限制
在全球芯片短缺的背景下,中美两个主要芯片制造国和消费国将有一个合作转折点。 在这两个权威行业协会的领导下,新成立的“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将每年举行两次会议,以直接解决业界最关注的技术和贸易限制问题。
合作的消息今天凌晨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宣布,市场反应积极。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中芯国际国际(981.HK)(688981.SH),香港股市一度反弹约12%,上海股市一度上涨约7%。 港股中,华虹半导体(1347.HK)一度升约13%。上海复旦微电子(1385.HK)一度上涨约14%。 在上海和深圳股市,卓胜伟(300782.SZ),兆创创新(603986.SH),长江电子科技(600584.SH),伟尔股票(603501.SH)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追捧。 ,并引入了收盘收益。 在1.57%和4.64%之间。
权威协会牵头合作
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于北京时间3月11日上午11:00左右宣布:“中美半导体工业协会今天宣布,将在成立后共同成立“中美半导体工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多轮讨论和协商。 它将为中美半导体产业建立及时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并就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加密等技术和贸易限制交换政策。”
根据两个协会官方网站上的信息,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成立于1990年,拥有774名会员。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Americ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成立于1977年。该协会的成员分为章程成员,包括Americ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Broadcom,IBM公司,英特尔,英伟达,高通公司和其他公司; 国际成员包括英国芯片IP设计公司ARM,台湾台积电还有联发科,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等; 公司成员包括Asimer,应用材料(适用材料)等。
根据公告,这两个协会将各自任命10家半导体成员公司参加工作组,并计划每年举行两次会议。 会议的内容将“分享两国技术和贸易限制政策的最新发展。工作组将基于共同关心的领域,探讨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声明指出,工作组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工作组加强沟通,增进加深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工作组将遵循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和全球贸易规则,并解决半导体问题。通过对话与合作,中国和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将共同努力,以建立一个强大而有弹性的全球半导体价值链。”
行业分析师傅亮对南方财经杂志记者表示,主要的半导体市场参与者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矛盾和敏感的政策环境。 两国的行业协会选择合作,反映了双方达成共识并促进行业发展的愿望。 他还指出,两个协会的工作组计划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这表明该会议的目的不是解决当前的紧迫问题,而是着眼于长期的未来。
国内替代的趋势很明显
自去年年底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出现了“供应短缺”问题。 产品价格上涨和市场缺货的消息层出不穷。 终端消费的电子产品和汽车的生产能力甚至受到限制,影响了普通消费者。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芯片国内替代进程也在加速。
以晶圆厂为例,国内晶圆制造商扩大生产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国际半导体工业协会SEMI发布的“到2024年300mm晶圆厂展望”报告,预计到2024年底,中国大陆将新建8个300mm晶圆厂,并将300mm晶圆厂的产能市场份额提高到20%(2015年8 %),生产能力达到每月150万件。
2月26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 去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促进新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内容包括财税,投资融资,研究开发,进口和出口。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和国际合作在这些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表现令人瞩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 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IC销售收入将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0%,是同期全球IC产业增长率的三倍。 技术创新也取得了突破,制造工艺,包装技术和关键设备材料也得到了显着改善。 公司的实力稳步提高,在设计,制造,包装和测试产业链中涌现出许多新的领先公司。
田玉龙指出,中国高度重视芯片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出台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全面优化和完善了相关的环境政策。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盈利之年以来集成电路企业减免公司税的力度,减免的企业所得税,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方面的改进,芯片的材料,工艺和设备涉及更长的产业链,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继续创新发展。
此外,田玉龙指出,集成电路产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搭建平台和优化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芯片行业的发展以应用为指导。 自流行以来,汽车,工业,医疗保健,教育,尤其是在线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 芯片产业的发展也依靠人才,因此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芯片产业是全球产业链,需要加强合作。
田玉龙表示,芯片产业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建设芯片产业链,使其更加健康,可持续。 它不仅将为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还将为全球提供支持。为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南方财经编辑部所有媒体记者姜月月:陈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