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A媒体
中俄宣布,双方已就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研究站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这是中俄两国在太空领域进行一系列合作的最新协议。
这份备忘录的签署恰逢俄罗斯庆祝载人飞船首次航行60周年和首个空间站发射50周年,并在2022年中国设计的天宫空间站建成之前。
在国际上,人们继续听到太空探索的新进展:2月18日,美国宇航局的“恒心”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杰泽罗陨石坑; 中国; 阿联酋和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均已成功进入轨道。
关于中俄联合建立月球研究站的问题,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整理了以下要点。
月球研究站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中俄签署的备忘录,月球研究站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空航天公司共同建造的。
这将是建立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的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用于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例如月球自身的探索和利用,基于月球的观测,基础科学实验以及技术验证。
双方表示,该研究站将对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促进全人类的和平探索和利用空间。
什么时候建造?
但是,目前,中俄还没有建设月球科学研究所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需要在“规划,论证,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方面进一步合作。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同年6月7日,苏联“联盟11号”(Soyuz 11)飞船成功派出三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是中国外交部对两国关系的总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为“最亲密的朋友”。
五十年后,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建设月球研究站的想法已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 但是,参考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过程,可以想象完成月球研究站所需的时间。
国际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行约400公里。 这个空间站有15个国家参与,总共花费了10年的时间来建造。
中国有空间站吗?
当中国打算与俄罗斯合作建立月球科学研究站时,中国的低地球轨道空间站“天宫”计划于2022年左右建成。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天宫”号的海拔高度在340公里至450公里之间,可以在轨道上飞行10年以上。 除了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空间应用外,它还可以通过维护空间来延长其使用时间,并且其规模还具有扩展的空间。
中俄联手的意义何在?
中俄之间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的航天技术创造了许多人类历史:第一枚人造卫星于1957年发射,第一枚月球探测器于1959年发射,第一枚航天器于1961年发射,第一枚于1965年发射。载人航天行走,1971年成功发射了第一个空间站。
近年来,与美国和中国的许多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项目相比,俄罗斯的太空计划明显落后。 俄罗斯与中国一起,有机会重返太空技术领先国家行列。
如果与俄罗斯的这种合作成功进行,就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大的国际合作。
在观察家看来,俄罗斯希望重建过去航空技术的光荣,而中国希望赶上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优势。 实际上,中俄已经预示了合作。
2020年,美国与七个“志趣相投”的国家签署了《阿耳emi弥斯协议》(Artemis Accords),以发展月球。 尽管俄罗斯是NASA的最大合作伙伴,但它并未签署该协议,并认为该协议“太多地基于美国”。 “居中”而又“政治化”。
但是,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建立月球研究站的意图不可避免地可以与国际政治相提并论。 一些媒体评论说,新一轮的月球竞赛正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