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建造一个空间站,选择一个机会登陆火星,迎来2021年中国航空航天年

原标题:共同建造一个空间站,选择一个机会登陆火星,并在2021年迎来中国航空航天年

1月29日12:47,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4C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31组02遥感卫星送入空中,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在国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重型火箭的发展以及火星探测的进展备受关注,有关中国航天的重大新闻也屡见不鲜。 2021年是航空航天的重要一年。 随着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太空的探索将更加广阔和广阔。

我国的空间站建设将有“大动作”。 “今年和未来两年,预计我国的载人航天项目将执行11次发射任务,包括空间站的核心模块,实验模块,载人航天器等,并将有12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设计师副院长杨立伟透露,载人航天项目已经完全转移到空间站的轨道建设任务阶段。 在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四次载人飞行中,宇航员也已入选,并正在执行飞行任务训练。

“今年上半年,计划发射“天河”核心模块,天州2号载人飞船和神舟12号载人飞船,天州3号和神舟13号载人飞船将在下半年发射。今年,有关任务稳步推进。

目前,用于空间站核心模块和发射核心模块的长征5B运载火箭已进入发射场。 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空间站建设任务将由长征5B运载火箭“完全负责”?

“空间站的建设是由多枚长征系列火箭共同发射的。长征5B运载火箭将发射空间站的核心模块,长征7运载火箭将发射货运飞船,长征2月2日F运载火箭将被发射。载人航天器将宇航员送入空间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运载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洁告诉记者,中国航天器有望到2021年将超过40次发射,并且全年发射的次数和数量将会增加。 新高,与长征“三剑客”共同建造的空间站,无疑是今年中国航空航天的一大亮点。

3月5日,由第六航空航天科技集团开发的50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在全工况和半系统条件下成功进行了测试,标志着我国500-300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吨级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用于随后的重型运载工具为火箭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航天将继续推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突破现有火箭的大小和推力。这两个火箭的成功开发火箭的种类将大大提高我国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的能力。” 姜洁说。

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由天文1号探测器拍摄的三张高清火星图像,这是我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这是中国首次拍摄近距离火面图像,其中包含大量科学信息,等待科学家们进行研究和发掘。

当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包为民主持了首届“委员会频道”。 ““天文一号”正在以每秒4.8公里的速度在火星上进行轨道探索。所有指标均正常,设备运行正常。” 鲍为民说,“天文一号”计划于今年五月开工。 到6月,我们将选择一个机会登陆火星并执行后续的探索任务。

从“载人航天”到月球探测工程,从“北斗网”到火星探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航天事业屡屡取得突破。 “我真的感到该国的航空航天业已经进入了自主研发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令人兴奋的!”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王立峰说。

许多代表和委员会成员为航空航天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航天科技工业集团副董事长窦晓宇认为,在5至10年内,卫星应用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将带来太空发射业务的几何级增长,迫切需要加强国内发射场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大国工匠”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工厂关心人才培养问题。 “在某些特定行业,例如我国的航空和航天中,有许多“特殊,小众”的工作类型,虽然员工人数很少,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以通过建立国家培训基地并及时地实现。举办高水平技能竞赛,加快针对“特殊和少数民族”工作类型的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徐丽萍说。

返回Peninsula.com主页>>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