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高峰路线图应运而生,一个万亿级市场将打开碳排放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始标题:出现碳高峰路线图,将打开万亿级市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建议在碳峰值和碳中和方面做扎实的工作。 制定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的行动计划。《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获悉,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加紧制定碳峰值行动计划,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和多家公司也纷纷要求“快前进按钮”以减少碳排放量以规划自己的路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很多对碳排放峰值的财政支持。 除了提到更多的资金流向绿色发展外,它还首次提出“实施一项为绿色和低碳发展提供财政支持的特别政策,并建立减少碳排放的支持工具”。 。”

许多代表和业内人士认为,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增加对低碳和绿色产业的支持。 气候投资和融资将越来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 今年,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数量将增加。 随着新一轮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将在许多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预计将形成千亿万亿的市场空间。

出现了多个领域的碳峰路线图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必须促进减少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提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达到峰值,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今年发布的行动计划旨在实现到2030年使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的目标。

农民工中央委员会提出,我国的碳高峰和碳中和任务十分艰巨。 高排放总量与严格的目标期限​​并存。 经济发展对能源增长的需求与减少碳排放的压力并存。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是实现碳峰值和促进碳中和的关键时期。 一个良好的开端应该在高标准的严格约束条件下进行。 必须完成60%的碳峰值任务,力争到2028年实现碳峰值。为碳中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经济信息日报》记者报道,生态环境部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的行动计划。许多地方也正在计划自己的碳峰值路线图,一些省市显然也在努力首先在国内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上海表示将确保到2025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四川省透露,攀枝花和眉山等合格地区应加快达到峰值,全省大部分城市应在2029年或之前达到峰值。

能源,交通,钢铁和其他行业是需要关键突破的领域。 农民工中央委员会建议尽快制定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化和煤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碳峰值行动计划和路线图,明确峰值时间和排放。行业,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工具和措施,促进重点行业碳排放尽快达到峰值。

最近,国家电网发布了碳峰值碳中和行动计划,提议到2025年,清洁能源传输的比例将达到50%。 中国华能建立了碳中和研究所,中石化和中海油等能源公司也宣布了碳中和计划的启动。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哈尔滨电气集团董事长看来,塞夫应着重于电力安全,以促进我国的碳峰值计划。 同时,国家能源局在坚持全国象棋统一的前提下,将统一制定国家碳中和十年计划,协调促进碳中和。 他建议在此过程中,对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能源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东航集团董事长刘少勇指出,我国民航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碳排放远未达到顶峰。 建议制定民航碳排放指导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中国民航的实际发展,并在工业发展与碳排放控制之间保持平衡。 同时,协调碳市场机制,促进民航业碳市场建设,建立航空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平台。

新能源,节能环保环保万亿级市场等待启动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有序地发展核电。

根据先前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65%以上,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5%,总装机容量风能和太阳能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总经理马永生建议,应加快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能源供应体系。要建立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使非化石能源成为增加消费的主体。大力发展氢能,不仅要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氢,而且要促进氢的推广。通过电解水从可再生能源生产,并不断增加“绿色氢”的比例; 充分发挥我国地热资源的优势,将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实现规模的有效利用。

“核能是未来新的非化石能源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这是我国履行其减排承诺,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战略部署的必然选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刘伟认为,我国占核电发电量的10%至15%是适当的,但目前还不到5%。

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指出,将扩大环保,节能,节水等方面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清单的范围,并研究开发新的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环保技术,设备和产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欣认为,“十四五”传统清洁能源领域将迎来新的机遇。最佳的发展时期,以及新兴的清洁能源领域,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利用技术,也将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氢能和储能等未来能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传统的节能服务行业将进入模式转型期,新兴的节能服务行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电气化和清洁化的过渡。 综合能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并具有万亿级的市场潜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对综合环境服务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专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将继续提高,环保产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将形成数百个市场空间。数十亿亿

多种措施促进资金流向“绿色”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居世界首位。 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质量总体良好。 绿色贷款的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国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没有绿色债券违约的情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银行副行长陈玉露透露,中央银行已初步确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想的“三大职能”和“五大支柱”。 在下一步中,将使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来引导和利用金融资源,向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它还将通过诸如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调整之类的工具来增强金融系统管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的能力。

光大证券研究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义峰预测,2020年启动的1.8万亿元再贷款和过账将在今年部分转移到绿色金融领域。 “监管机构将研究设置以绿色资产和棕色资产区分的风险权重的可行性,并改善绿色金融领域信贷支持的激励机制。 此外,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增加对低碳和绿色产业的支持,气候投资融资将越来越成为银行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银行今年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数量将增加。王义峰说。

尽管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我国的绿色金融仍存在需要弥补的不足。 “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扩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认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很高,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增量扩张需要进一步扩大。扩展。 加快速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央分行行长徐诺金建议,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金融机构,应在绿色贷款,绿色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债券发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同时,研究发布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绩效评价方案,指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服务。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