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重点,也涉及到_保险_金融频道首页_金融网-CAIJING.COM.CN

这位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而且改革重点也涉及其中。

“我期待尽快出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一家养老保险公司的人士最近表示。 这代表了该行业最近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担忧。

进入两次会议的时间,老年护理主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保险业,基金业和学术界的代表,今年也有很多人提出相关建议。 从这些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加强基本民生安全”任务中提到,“促进国家养老保险总体规划,规范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

这与先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有很大不同。 “养老保险”与民生有关,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该词近年来一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却作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出现,而且仍然是第一次。

据中国证券经纪公司的一位记者称,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年度工作任务中提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同内容。 与往年相比,可以直观地看到今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点的新变化。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加强对基本民生的保护。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 实现省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统一,提高中央调整率。 全国将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他们必须确保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大减轻了公司的社会保障支付负担。 各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城镇职工缴费率将降低到16%。 ……加快省级养老保险总体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集中调整率,并转移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社会制度改革。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集中调整制度。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移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老年护理第三支柱的发展开始了

所谓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从国际市场上相对普遍的实践中借鉴而来的概念。 它是养老金系统的一部分,代表由个人出资的养老金。 相反,第一个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个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个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近年来,发展老年人护理第三支柱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主要是由于其紧迫性。

第一是养老金的第一支柱具有可持续性压力,第二支柱具有局限性。 例如,中国太平洋保险(43.080,0.00,0.00%)人寿保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总经理周延芳在今年的提案中分析说,我的三大支柱的发展国家的养老保险不平衡:

基本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是“主导”。 尽管它覆盖了广泛的人群,但平均更换率不超过45%。 它只能为老年人提供保险。 未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收支压力将越来越大。 国民养老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第二大支柱是呆滞的,空间有限的,难以克服覆盖率小的困境。

个人商业养老金的第三支柱虽然仍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但可以自愿参与,由市场主体经营,账户资金由个人拥有。 它具有强大的激励机制,高透明度和良好的灵活性。 它还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广泛的受众以及快速增长的潜力。

其次,新兴业务类型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的养老金没有被第一,第二支柱覆盖,并且对第三支柱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周彦芳分析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自由职业者和灵活的员工。 但是,第一支柱的替换率和第二支柱的覆盖率受到限制,第三支柱已成为最佳选择。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希(6.140,0.00,0.00%)在3月2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与第一,第二支柱相比,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具有重要意义。特点:收入阶层为个人养老金提供了渠道和方法; 二是为新兴业务类型和方式的职工提供商业养老保险。 第三是通过长期养老保险基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在此之前,随着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的试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已经开始。 但由于税收优惠少,试点面积小,经营繁琐等多种原因,保费收入规模仅为3亿元,发展相对缓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杰教授建议,第三支柱的公众参与和覆盖范围应大大增加,并且目标是使总人口的覆盖率超过10%,以弥补第二支柱的覆盖率不足的问题。 。

探索建立个人养老金帐户

一些代表和委员会成员对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方向之一是探索建立统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系统。 该账户设有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居民的资金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并投资各种“美丽而美丽”的养老金金融产品,以实现对个人养老金价值的保护和升值。

周彦芳建议在第三支柱下开设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投资管理机构发行的养老金产品账户,统一进行资金管理和投资管理,并享受相应的税收递延政策。 。 激发居民个人积累养老金和满足差异化需求的动力。

还建议调动各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减轻金融机构的“供方”顾虑,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通过充分释放商业渠道的销售潜力和符合市场要求的竞争。 扩大和充分竞争将逐步降低市场提供的商业养老金产品的成本。

关于第三支柱养老金产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寿(33.330,0.00,0.00%)集团董事长王斌建议支持监管要求,会计准则,绩效评价。引入与机制相适应的方法等,坚定,长远发展定位,统一标准,统一接收期限和条件,并在估值核算,投资范围,投资比例,鼓励独占性等方面给予鼓励政策养老金产品的属性。

实现养老金在三大支柱之间的流动和转移

同时,人大代表和委员建议,在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基础上,开放三支柱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流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王斌建议加强三大支柱之间的联系和转型。 加快统一养老金账户体系建设,在三大支柱之间共享信息,实现不同层次养老保险产品的便捷转换和退出,使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进行总体规划和规划,家庭结构和长期风险偏好。 动态安排。

“探索唯一通过实名认证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实现’三个支柱’之间的资金划拨和延续,并建立养老金账户与”一个账户”的联系机制,这可以改善养恤金保障系统的整体统一性和灵活性。” 周彦芳说。

例如,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被保险人直接将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转移到第三支柱,以实现基于市场的投资管理; 允许员工将归因于个人的公司/职业年金转移到第三支柱; 如果单位尚未建立企业年金,则可以将企业年金中给予个人的税收政策转移到个人商业养老金保险中,以提高参保率和三支柱养老金账户的灵活性。

此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谢伟在他的《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作用,促进税收政策发展的若干建议》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基金”,建议协调年金和第三支柱。 三大支柱税收政策。 美国和其他海外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协调发展第二,第三支柱补充养老保险对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建议进一步促进年金与第三支柱之间税收的协调,即给予个人优惠税收政策,让个人灵活选择适用于年金计划或第三支柱的做法,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为第三支柱体系和稳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谢伟说。

(编辑:徐南南)

关键字: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