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种子的依赖很普遍,而国内种子则被困住了。 “卡住”在哪里? -中国新闻

种子被称为农业“薯片”。 对于该国而言,种子的地位不仅限于农业,而且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某些品种,领域和环节过于依赖“外来种”。 外国种子价格高,进口受他人控制,“割种子”的风险被隐藏。 我们必须突破关键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尽快深化市场改革,提高育种技术和实力,尽快掌握农业“筹码”。


  1个

  外来种子依赖的流行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我国自主选择的农作物品种占该地区的95%以上。 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要的定量配给作物可实现100%的自给自足。 玉米,大豆和猪的起源保证在中国。 目前,外资企业约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的3%。 总的来说,我国的种子供应得到保证,风险可控。

但是,我国的种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例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足,某些领域的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 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外国种子的某些品种占80%以上,甚至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外国种子不仅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价格远远高于国内种子。 有些品种甚至以谷物和国内品种出售。

黑龙江省克山县被誉为“中国马铃薯种子之乡”,已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历史。 半月潭的记者发现,这里的大部分马铃薯种子都来自海外。 2020年,克山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6万亩,其中大西洋品种约占一半。 在我国主要的谷物育种中,玉米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 由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杂交玉米种子“先玉335”已经推广了十多年,它是华北和华北玉米产区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

近年来,国内蔬菜的育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许多辣椒,洋葱,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等都是从外来物种中繁殖出来的。 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蔬菜种子进口额为2.24亿美元,占种子进口额的一半以上。 西兰花种子的进口依赖性超过80%,甜菜和黑麦草种子对外部的依赖性超过95%。

“有些外国种子真的很好。以辣椒为例,国内辣椒种子只能采两种作物,外国种子可以采三种作物,而且外观好,市场知名度高,销售情况好,而且价格很高。” 东北地区一位蔬菜种植者专业合作社社长说。

  2个

  国内种子被卡住,“卡住”在哪里?

-原始种质相对稀缺。 目前,国外不能使我国拥有玉米生产和利用的品种,但是外国可以很容易地使我国拥有种质资源或育种技术作为栽培品种的来源。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先天优势不足。 种质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来源和基础。 随着玉米品种的推广,种子降解变得严重。 只有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才能选择最合适的品种,才能培育出市场需要的更多新品种。

-准确识别资源的能力薄弱。 “在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方面,与国外没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准确鉴定种质资源方面,例如是否具有高产,高产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质量和其他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说,我国已建立了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 节省的资源总数超过520,000,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已经准确地识别出不到15,000。

-对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不足。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但许多当地物种正在迅速消失。 根据第三次全国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的初步调查(实施期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湖北,湖南和广西等6个省的375个县中,当地的粮食作物占71.8%。品种消失了,并且有许多品种具有高品质,抗病性和贫瘠性。 种质资源的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基因挖掘能力弱。 我国的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一些工作,例如水稻基因组研究,但是就面向主要国家需求的研究而言,“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仍有改进的空间。 少一点。 “这与评估系统有关。那些从事种质创新的人,其结果是资源而不是品种,不能直接转化为收益。同时,没有任何机制可以保护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资源结果。” 万建民说。

-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某些品种的选育研究与开发水平较低。 黑龙江省种子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黄春峰说,国外大部分种子研发工作都是在大公司中进行的,种子资源的收集来自一个世纪的积累,较早的起步和对科学的大量投资。研究。 但是,我国尚未建立商品化种子产业化的商业化科研体系,投资有限,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合作。 技术,资源和人才向企业的流动不畅通。

国际种子产业已经进入分子育种和工厂育种阶段。 在我国的某些地区,依靠视觉和触觉,常规育种方法仍然是农作物品种的主要方法。 分子标记开发和辅助选择,种间杂交和胚胎抢救,花药培养和遗传转化,基因编辑和分子育种的应用很少。

  3

  要求技术自主

种子是农业的基石,现代种子产业是国家的战略基础产业。 如果重要品种过多地依赖进口种子,我国将失去种子价格和市场发言权的主动权。 种业的竞争与国家和农业的竞争力有关。 这是一场没有火药的高科技战争。 如果国外的供应极端中断,虽然这不会“一card而就”,但的确会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率。

保持种子产业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种子产业的创新,必须坚持科技自立,依靠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突出地位。

首先,要加大对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和完善中长期种质资源库,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注册和管理制度,完善资源保护体系,识别和鉴定制度。评估系统和共享利用系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副院长刘锡才建议,应加大力度保护新育成的新品种,确保种业健康竞争。 加大对侵犯新品种权的处罚,以使违法者不敢再次实施。

其次,尽快启动种源干扰技术的实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要建立严重依赖进口的种子重大专项,尽快开始实施,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促进工业化,引进专业人员,并专注于关键研究。

第三,理顺科技合作机制,转变育种机制和研发模式。 我国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和工业应用的全链组织体系。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政策,打破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加强和完善与科技企业紧密合作,按比例分享利润的商业育种技术创新组织体系。

来源:《班月潭内部版本》,2021年第3期。原标题:“农业“筹码”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种业创新来解决外国种子依赖风险。”

半个月谈记者:王健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