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观察| 高质量发展的“高”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分析| 黑龙江新闻网

初步观察| 高质量发展的“高”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分析

初步观察| 高质量发展的“高”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分析| 黑龙江新闻网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三年之内,“高质量发展”的归属已从“我的国家的经济”变为“我的国家”。

表情上的细微变化背后的深远考虑是什么?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审议时,对“高质量发展”作了详细说明。

图像

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各方面的一般要求”

“高质量的发展不仅是经济要求,而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普遍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开设了宗明义。

在进行高质量发展时,人们倾向于首先关注经济领域,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其显着特征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图像

这是晨曦中的上海陆家嘴(摄于2018年6月21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任龙摄

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首先关注经济领域。

实践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展,理解不断加深。 随着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的低水平,广泛的发展已无法在各行各业中持续下去。生活。

秘书长对此有深刻的了解,并进行了深思。

在起草“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长期目标建议的过程中,他明确指出“高质量的发展不能只是口号,更不用说局限于经济领域了”。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必须反映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要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必须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换句话说,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中及以后,“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必须执行的一般要求。

“必须在所有区域发展中执行的要求”

这次在全国两届会议上,总书记选择在青海代表团中着重“高质量发展”,这具有特殊的意义。

秘书长的讲话“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且是所有地区发展中必须执行的要求”,反映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像青海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如何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一个特殊的问题。

毋庸置疑,现实中或多或少存在误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事几乎没有关系; 欠发达地区仍然必须首先实现“高速增长”。 ,然后考虑“高质量”的问题。

总书记的讲话纠正了这种误解。

那么,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呢?

秘书长指出了针对当地情况的明确方向适应措施,相互补充了各自的优势,并走了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图像

这是2020年10月30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马多县拍摄的星海之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作为“三河源头”和“中国水塔”,青海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青海的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青海确立了“坚持生态优先,促进优质发展,创造优质生活”的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政治意识,而且体现了正确的举动。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必须长期遵守的要求”

在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误解: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发展动力不足的环境下,这是否是最后的“机会”?

对于这种误解,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他说,高质量的发展“不是一时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总书记的这一讲话清楚地表明,促进高质量发展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的战略选择。

毋庸置疑,与世界上其他所有事物一样,开发模式本身也存在“惯性”。 “必须坚持很长时间”这句话表达了中央政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领导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讲话清楚地表明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所有人的共同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是奋斗的目标,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 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生活-正如今天新闻稿标题中的两个句子一样:“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和“坚定不移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福祉”。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