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郑秉文: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财经新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郑秉文:“十四五”期间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建议

本报记者/索汉学/北京报道

全国两次会议将于2021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交的提案与之息息相关。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郑炳文说:“近年来出生率的突然下降甚至显示出一定的紧迫性。 有鉴于此,建议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第二胎政策未能提高生育率

“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人口老龄化工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2016年分别实施两胎政策和全面的两胎政策。但是,全面的二胎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2016年和2017年的出生率。除了略有反弹外,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像悬崖一样的下降,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连续两年,分别为10.94‰和10.48‰。” 郑炳文说。

有报道说,2020年的出生率将再创新低。 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变化的“低预测”结果是,中国的人口将从2019年的14亿下降到2100年的6.8亿。基于近几年出生率的下降趋势,这一预测结果可能并非完全正确。小概率事件。

郑秉文认为:“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开始改革。近年来出生率的突然下降甚至表现出一定的紧迫性。因此,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计划期。”

郑炳文研究人口老龄化已有很长时间了。 他建议:“在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制定一套顶层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为年轻夫妇生孩子创造条件,减轻年轻夫妇的负担以及对4-6岁儿童实施普遍的学前教育岁。 全社会将以有利于价格的方式,创造一个爱护儿童的社会环境,建立人口预测和报告制度,并建议提高人口老龄化行政部门的水平和地位。”

他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一个世纪以来的关注点,放开分娩和巩固养老金制度是一个世纪的计划。 人口政策与中华民族的兴衰,中华民族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甚至与国家安全有关。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人口问题

郑秉文指出,人口发展的背景和趋势至少要展望未来的几百年,回顾过去的两百年,回顾前后的三百年,并找到我们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方向。国际比较。

根据这种计算方法,国际上比较了1800年和2000年这两个时间点的人口规模:1800年,全球人口为9.54亿,到2000年增加到61.27亿,是6.4倍。 同期,日本从2500万增至1.28亿,增长了5.12倍; 印度从1.8亿增加到12.5亿,是6.9倍; 亚洲其他地区从9600万增加到9.1亿,是9.5倍; 欧洲从1.46亿增加到5.13亿,是3.5倍; 俄罗斯从4,900万增至3.15亿,是6.4倍; 北美从500万增加到2.98亿,是59.6倍; 大洋洲从200万增加到3000万,是原来的15倍; 非洲从1.02亿增长到8.77亿,是8.6倍; 拉丁美洲从1900万增至5.5亿,是28.9倍。 相反,中国从1800年的3.3亿增长到2000年的12.5亿,是欧洲的3.8倍,也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由于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以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因此,中国人口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800年的34.6%下降到2000年的20.5%。除日本,欧洲和日本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俄罗斯是所有国家和地区。 上升趋势。

此外,他还希望对2100年至2000年全球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国际比较:2100年的全球人口将达到110.1亿,是2000年的1.8倍; 其中,到2100年,日本仍将达到1.28亿,这是零。 印度的增长达到25.4亿,是原来的2倍; 亚洲其他地区为17.9亿,是2倍; 欧洲为5.53亿,是1.1倍; 俄罗斯为3.77亿,是1.2倍; 北美为3.25亿,是1.1倍; 大洋洲是4000万,是1.3倍; 非洲为28.4亿,是3.2倍; 拉丁美洲为9.4亿,是1.7倍。 但是,根据联合国的《中期预测》,中国的人口将从2000年的12.5亿减少到2100年的6.8亿,仅是2000年的0.54倍。从2000年到本世纪末,除了日本人口增长倍数为0的情况下,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大于1,只有中国小于1。

如果将这三百年“联系起来”,并比较2100年和1800年的人口规模,那么全球人口增长倍数是11.5,日本是5.1,印度是14.1,亚洲其他地区是18.7。 欧洲为3.8,俄罗斯为7.7,北美为65,大洋洲为20,非洲为27.8,拉丁美洲为49.5。 只有中国的最低,只有2.1倍。

“全球人口变化300年来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到了改革的时候了。近年来出生率的突然下降甚至显示出一定的紧迫性。” 郑炳文对此表示关注。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责任编辑:杨亚龙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