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时间不长,信息不足-Chinanews.com

  (两节快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时间不长

中国新闻社,北京,3月4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4月11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它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是近年来第一次会议中“最短的时间之一”,但其中发布的信息充满了“黄金内容”。

特别是面对中外记者的激烈甚至尖锐的问题,会议发言人张业遂以一种坦诚的态度一个接一个地回答了他们。

  -中国通过“疫苗外交”实现地缘政治目标吗?

“面对这种流行病,应该说,没有什么比人类生命的安全与健康更重要了。” 张业遂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的国际反流行病合作不是追求地缘政治目标,也不是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而是保护更多。 生命安全与健康。

 -如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

张业遂坦率地指出,近年来的形势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选举制度有待与时俱进,为全面准确实施“一国两制度”原则,全面落实“爱国治港”原则。

他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权力,并从宪法的层面上对改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选举制度做出决定。 它不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而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责任。 。

3月4日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会议发言人张业遂回答了中外记者对会议议程以及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有关的问题的提问。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流行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和健康,新闻发布会将以在线视频的形式进行。 图为分会场。中国新闻社记者姜启明摄

  -中国的扶贫标准是否与国际标准不同?

“据我所知,在制定中国的扶贫标准过程中,有关部门已经参考了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贫困标准。” 张业遂说,总体而言,中国的扶贫标准与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符,高于世界银行的水平。 2015年设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普遍高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绝对贫困线。

 -中国的军事发展是否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对其他国家构成军事威胁的关键取决于该国所采取的国防政策。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针对,不威胁任何国家加强国防。

  -在拜登执政期间,您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张业遂表示,中国的美国政策一直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中国一贯主张建立无冲突,无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同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中美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中美两国间断供,脱钩伤害他人是正常的,冲突与对抗均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张业遂指出,两国在气候变化,抗击流行病,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等广泛领域具有重要的共同利益。 双方共同努力,以两国元首之间的呼吁为契机,加强对话,注重合作,解决分歧,促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 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望。 (结束)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