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标题:使用伪造的测试报告欺骗客户购买“无害”的减肥咖啡,从而导致人们进食困难
“减肥咖啡”案
检察机关指导公安机关锁定重要证据,以确保案件的顺利处理。

1月12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检察院通过淘宝和微信平台处理了一起销售有毒,有害减肥咖啡的案件。 被山东省检察机关评为经济犯罪典型案件,是严重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典型案件。 2月8日,山东省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新闻公告。
李沧区检察院总检察长王廷祥说,此案圆满结束,进一步明确了有毒有害食品案件销售的“主观要知”标准,在处理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示范作用。这样的情况。
“托运人”实际上是一个5岁的孩子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年前初夏的一个下午。 来自青岛市的齐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减肥咖啡的广告。 该产品被贴上“网络名人”的标签,称原材料“是用原装包装进口的”和“天然无害的”。 “。想减肥的齐女士果断下达了命令,但饮酒几次后,她出现了头晕,脚软,嗜睡和呕吐。齐女士的丈夫立即报警。
收到报告后,李沧市公安局开展了调查,从齐女士那里提取了8袋未喝过的“ DL Coffee”减肥咖啡。 经过抽样测试,该产品不仅没有证书和检测报告,而且还含有国家禁止的“西布曲明”等违禁药品。 齐女士说,这种减肥咖啡是从在线电子商务公司Li Li和Liu Hong购买的。
在调查通过在线渠道销售有毒和有害减肥咖啡的李丽和刘红(另案)的案件过程中,李沧公安局邀请李沧区检察院提前介入,以指导调查。
经过初步核实,一个名叫张峰的神秘人物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线。
李莉和刘宏供认,他们通过张峰购买了减肥咖啡,并提供了张峰寄来的快递单和减肥咖啡的检测报告。 但是,没有填写快递单的信息,也找不到诸如发货人的真实身份和地址之类的关键信息。 该怎么办? 调查人员通过快递员的信息找到了物流公司,并从快递员那里了解了情况,发现快递员对托运人很熟悉。 基于此,他迅速找到了减肥咖啡的上游卖家王梅,而快递员当时是张峰上王梅的5岁孩子。
2019年8月28日,公安机关逮捕了王梅。 案发后,王梅如实供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与虚假的测试报告打交道
2017年5月的一天,王梅在短视频应用程序中看到一位女主持人现场直播了一款名为“ DL”的减肥咖啡。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王玫添加了女主播的微信账号。 说他想减肥并购买了“ DL”咖啡。 喝完这杯咖啡后,王梅认为效果很好,因此建议加入代理商。 在女主持人的提示下,他在互联网上搜索并添加了上游卖家的微信(单独处理),并通过微信与另一方就代理问题进行了谈判之后,开始在微信朋友圈中出售“ DL”咖啡。
在销售过程中,王梅根据客户的要求,向上游卖方索要涉案咖啡的营业执照和产品资格证书。 上游卖家通过微信给王梅发了几张测试报告的照片,并清晰地告诉了她测试报告。 内容不真实,照片仅用于与购买者见面。 王梅将上述照片转发给了李丽和其他人,告诉他们他们出售的减肥咖啡已经通过了食品安全测试。
到2019年5月案发时,王梅在两年内发展了六到七个分销代理。 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她一直以女儿张峰的名义将涉案咖啡以快递方式卖给天津和天津。 河北,山东,内蒙古,云南等地共赚了4万多元。
查找“主观知识”的证据
李沧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院副主任纪军告诉记者:“之所以被评估为该省检察官的若干典型案件,主要是因为我们瞄准了反对销售有毒,有毒,有害食品的主观和故意辩护,经过综合分析,确定他们应该知道减肥咖啡是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混合而成的,并据此指导公安机关要锁定关键证据,并注意电子数据证据与传统证据的强力互补,以确保案件的顺利处理。”
鉴于案件的主要犯罪行为是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发生的,侦查人员将重点放在了相关人员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图片截图等电子数据上,并结合了相关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再次讯问相关人员。 电子数据的验证涉及对象身份的真实性,电子数据内容的客观性以及电子数据中反映的特定案例细节的完整性。
检察官告诉记者,上述工作确认了两个重点问题。 一个是供应商(在另一个案件中处理)通过微信向王梅发送了几张所谓的测试报告的照片,并明确告知他内容不真实。 这些照片仅用于与买家打交道,王梅将上述照片转发给了李丽。 以及其他人,并告知所出售的减肥咖啡已通过食品安全测试,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这证实了王梅知道所涉咖啡尚未依法获得食品安全检验证书,并且仍在销售犯罪事实; 其次,所谓的测试报告图片表明被检查的产品与正文中的产品名称不一致,并且有两个不匹配的成分清单。 在其他情况下,伪造和拼凑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
寻求非法利益,伤害他人并伤害自己
2019年11月28日,李沧区公安局将该案移送李沧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0年8月,李沧区检察院以被告向李沧区法院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被告王梅提起公诉。 同年11月18日,李沧区法院公开审理此案。
在审判中,王梅的辩护人声称,尽管被告王梅知道“检测报告”不真实,但由于他一直在服用“ DL Coffee”咖啡,因此他认为出售前没有不良反应或问题。到外面的世界。 “ DL Coffee”咖啡是无主观知识的有毒有害食品,客观上,它没有引起购买者的人身伤害后果。
出庭支持检方的检察官将电子数据与传统证据完全整合在一起。 在法庭上,被告人王梅知道自己出售的“ DL Coffee”减肥咖啡没有证书和检测报告,但仍通过在线平台出售,因此被告上法庭牟利。 ,应确定他有主观意图销售有毒有害食品; 客观上讲,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危险的犯罪行为,该行为的实施本身已经对他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紧急威胁,尚不确定是否会导致购买。 人为破坏的结果是构成犯罪的标准。
2020年12月18日,李沧区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王梅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宣判后,被告人王梅在法庭上表示服从该判决,没有上诉。
判决生效后,李沧区检察院牵头召开了该区市场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共同探讨源头综合管理对策。 随后,在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医院在辖区内进行了专项宣传,提高了安全意识,抵制了易混有毒成分的不明来源食品。 保护人民的“舌尖上的安全”。
(文本中的所有名称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