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村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hinanews.com

【百年奋斗,扬帆起航】共同输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的长足发展

中央电视台新闻:继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系列报道“百年奋斗的新旅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企业家潮。 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动员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一口气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项改革的起点必须从1978年开始。

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鼓舞,安徽省各地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敢于改革,建立了以承包生产,承包经营的生产责任制。家庭,从而打开了中国的农村改革之路。 序言。

【百年奋斗新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农村大发展

1978年秋天,安徽省遭受了罕见的干旱,秋季播种遇到了严重困难。 在严峻形势下,安徽省委决定将部分土地借给农民免费种植。 这项紧急措施立即动员了群众的热情。

受土地借贷以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启发,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公社率先尝试了固定土地,固定成本,固定工作点,固定付款,超额生产全额奖金的秋季种植方法,对减产给予全额补偿,形成了户到户制度。 原型。

【百年奋斗,扬帆起航】共同输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的长足发展

只要交完任务,所有多余的收获都归自己所有。 家庭生产合同增加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一些群众对这种创新尝试感到担忧。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同样遭受干旱严重影响的凤阳县小港村,生产队干部与全村召开会议,商讨并准备分工,独自工作。

会议结束后,有18个村民按了红色的手印开始签订大合同。 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大合同签订仅一年之后的1979年秋天,该村的粮食总产量从上一年的18,000公斤猛增到6.6 10,000公斤,人均收入从去年的22元猛增到400元。 也正是在这一年,小港村彻底告别了其二十多年食用“浮雕粮”的历史,并首次将剩余的粮食卖给了国家并归还了贷款。

【百年奋斗,扬帆起航】共同输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的长足发展

小港村合同管理的成功也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1982年,党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括家庭承包生产和家庭承包在内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如今,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前开拓者继续在农村振兴和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今年,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正在努力建设小井庄改革和强村示范园区,以此作为整合周边村庄发展的起点。

在凤阳县小港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村民真正分享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并连续四年获得红利。

【百年奋斗新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农村大发展

凤阳县委常委小港村一号秘书李金柱: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以旅游培训和教育为支撑的三大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我们也已经从40多年前的三考村变成了一个拥有1000万以上集体经济的强大经济村。 小港村的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