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变化七年” |京津冀描述世界一流港口群
在第一个月,黄hua港忙于进出货船。
“过去,港口有很多小船,但是现在,借助天津港的管理经验和航线资源,大型货轮也很频繁。” 河北沧州港务集团副总经理王金刚在看越来越多的货轮停泊时说,去年疫情自那以后,天津港和沧州的黄Port港开通了“每日快线海上快线”,两个端口更加紧密。
京津冀协调发展以来的七年中,越来越多的港口频繁互动,越来越多的航线就像一条连接秦皇岛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黄Port港等的线路。吞吐量超过一亿吨的大型港口。 。
以前,河北港口与天津港口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 天津和河北是相似的地区,腹地相交。 尽管这些端口是“近邻”,但实际上它们是“竞争对手”。 多年来,主要港口在64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相互竞争,但彼此之间并没有让步,它们的内卷化也很突出。
竞争对手的变化归功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七年前,京津冀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天津北部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形成了与河北省港口的合作与错位发展。
2月22日,河北黄hua港89号宝安城货轮在天津港联合国际集装箱码头停靠。 (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天津港是拥有一百三十条集装箱班轮航线的“百年老港”,直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 自实施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天津港不再享有排他性的优势,而是使更多的合作伙伴受益。
此后,双方经常“携手并进”。 2014年,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渤海金鸡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资本为纽带,促进了天津港与河北港的协调发展。 2016年,天津港集团与唐山港集团共同成立了金塘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 2018年,从天津到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的环渤海支线开业。 天津和河北的港口已逐渐从无序竞争转向竞争与合作。
2月22日,来自河北黄hua港的89号宝安城货轮在天津港联合国际集装箱码头停靠。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在逆境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感受,而天津和河北在这场流行病中合作。 在今年1月的疫情中,河北省的企业产能不足,货物急需运出。 天津港与河北的海铁联运解决了企业的迫切需求。 石家庄新恒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佳说,天津港在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经过7年的共同努力,环渤海地区以天津港为中心的内部支线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 天津港,唐山港,黄hua港,曹妃甸港等港口已形成主干联动,无缝衔接,相互支撑的格局。
“以天津至曹妃甸航线为例。自投入运营以来,曹妃甸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增长了5%以上,到2020年货运船数量将增长20%与上一年相比。” 曹妃甸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建平说。
新华社记者王敏摄黄花港一艘轮船正在装动力煤
天津港也创下了2020年的历史新高,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增速位居全球前十位。
天津河北港口集团有效地服务于北京的经济发展。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任伟表示,北京奔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经面临一个难题。 从北京到江苏,浙江的陆运时间长,成本高。 “我们第一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技术演示,很快开通了从天津港到宁波港的航线。”
“今后,天津和河北将继续编织环渤海航线网络,加强津冀港口群在环渤海和内陆腹地的影响和辐射,提高服务北京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天津-河北,加快全功能建设,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高效协调的世界一流的天津-河北港口集群。”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储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