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调查? 对20家IPO公司进行了抽查,有16家公司撤回了材料。 发生了什么? _证券时报

原标题:受不了调查? 对20家IPO公司进行了抽查,有16家公司撤回了材料。 发生了什么?这些经纪人“损失最大”

IPO企业审计收紧信号?

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一天有多达7家IPO公司撤回材料。实际上,自2月以来,仅13个工作日,在成长型企业市场和科学和技术创新委员会上共有35家IPO公司被终止!

其中,有16家公司此前曾接受过证券业协会的抽查,这意味着1月31日这20张抽查清单的撤出率高达80%。 现场检查的威慑力显而易见。

52张终止的企业肖像

越来越多计划上市的公司已终止其IPO。 根据新兴企业市场和科学和技术创新委员会IPO项目的动态进展,本周出现了一波解雇潮。 从2月22日至24日,总共有13家IPO公司在3天内被终止,其中7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被终止,另外6家在ChiNext终止。

根据该经纪公司中国记者的统计,截至2月24日,共有52家IPO公司终止于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创业板。 其中,截至2月24日,仅在13个工作日内,多达35家处于创业板和科技创新委员会的IPO公司终止了上市,而且终止的数量也创下了自上个月以来的新高。年! 具体来说,自2月以来,已有26家公司退出了创业板,而科技创新委员会中的9家公司也退出了。

图像图像

今年哪些行业的解雇企业家人数最多? 根据52家终止IPO的公司的统计数据,他们发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中终止的公司数量最多,共有rouyu Technology等8家公司,龙讯半导体,中科经上,国人科技,国光信息。

此外,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有7家停产企业。

图像图像

从区域角度来看,江苏和广东的终止项目数量最多,每个项目有11个订单,占终止名单的40%以上。 北京和浙江分别有6个IPO终止项目。

图像

就保荐人而言,中信证券今年的IPO终止项目数量最多,总共有6笔订单,如先前曾引起争议的肉鱼科技和恐龙园。 国信证券和中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紧随其后,下达五份订单。 其中,中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被拒绝的项目-兴兴文化。 民生证券有4个订单。 东莞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和华泰联合各有三个终止项目。

图像图像

现场检查显示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终止审查的51家IPO公司中,有一些已经由交易所进行现场监督或由证券业协会选定进行检查。

据了解,今年1月31日,证券业协会组织了第28次抽奖仪式,首次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抽查。 共有深圳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木瓜移动技术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签名。

这次抽查公司的数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少。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证券业协会抽查的人数基本上不超过5。

但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截至2月24日,20家名单中多达16家IPO公司撤回了材料,撤出率高达80%! 目前,名单上还有4家公司,分别是华志街,阳瑞新材料,九州风神和国祥。

图像

华东地区一家经纪公司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告诉《经纪中国》记者,大多数公司无法承受调查。 “与其因问题受到惩罚,不如及早撤回材料。”

1月2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首次发行企业现场检查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检验的内容是初次发行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和中介机构的实践质量。 其中,对于企业撤回申请,按照《条例》的原则要求,是十个工作日内企业撤回申请,不进行现场检查,以充分利用监督资源,提高检查效率和效益。 。 但是,如果在撤回的企业中发现可疑的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明确线索,则仍将进行现场检查,并依法处理。

交易所的现场监管也对IPO市场产生威慑作用。 最近,来自中国证券公司的记者了解到“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的发行和上市审查趋势(2021年第1期)”。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介绍现场监督时说,共有40家SCI发起人进行了现场监督,其中监督前后撤销了32个项目,推进了8个项目进行审查,并进行了6个注册。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现场监督的威慑下,提款率也达到了80%。

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2021年1月介绍了这种情况,并开始对5个发起人进行现场监管。 在监管团队进入市场之前,由于发行人撤回申请或保荐人撤回了保荐,上交所终止了对上述5家保荐人的现场监管。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创业板登记制度》的最新发行和挂牌审查动态中提到,其对再融资项目进行了现场监督,主要是因为审查期间发现公司应收账款异常,以及发行人的交易业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单个客户的毛利率异常以及不符合业务逻辑的贸易收入收取。 保荐人收到现场监督函后,申请撤回该项目的保荐,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对该项目的审查。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