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重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25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500亿元,新基础设施将加速发展

原标题:上海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5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500亿元,新基础设施将加速

《上海证券报》(记者宋卫平,陈玉康)在中国证券网报道,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海采取了新举措。

2月25日,《上海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 根据《实施计划》,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将超过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的35%以上。 。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为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海市正在研究制定《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经营管理办法》。 《上海汽车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 两项政策都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

支持上汽集团开发新能源汽车

《实施计划》从五个方面提出了19项重点任务: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加快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制度。系统。

《实施方案》以工业生态建设为重点,提出要支持以生态为主导的企业发展,布局一批零部件“独角兽”企业,建立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开放产业和区域合作。

其中,建议上汽集团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到202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将占30%以上,集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占20%以上,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和综合实力。 国内领先。

根据《实施计划》,上海将支持全市企业积极开展国内外并购,实现产业链的强化。 加大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扩大股权激励试点,支持核心团队持股,促进一批优质公司的分拆上市。 通过“引进一批,培育一批,重组一批”,建成一批销售规模达百亿的“独角兽”企业。

加大力度支持纯电动汽车

在当天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邱文金表示,与上一轮政策相比,《实施办法》通过差别化安排加大了对纯电动汽车的支持。 一个是对于已经在该城市拥有汽油车并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个人用户,将不颁发特别许可限制; 另一点是,很明显,消费者将从2023年1月1日起购买或获得牌照。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再发放特殊的车牌。

数据显示,到2020年,上海将新推广新能源汽车12.1万辆(同比增长92%),共推广42.4万辆(1483辆燃料电池汽车),在全国总规模和领先地位世界。

邱文锦说,目前,纯电动汽车已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 “随着一批续驶里程长,智能水平高的纯电动汽车的推出,有效地唤起了市民使用纯电动汽车的热情。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8年的29%大幅上升到去年的63%,我们认为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邱文金说。

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和充电桩并行发展

“实施计划”的重点是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 上海市经济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说,上海将积极抓住机遇,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充分开发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实现“百站百站”的总体目标。到2023年达到“数十亿辆和10,000辆汽车”的目标,即计划为氢气加油。 到2025年,将完成近100个站点,将完成30多个站点,并投入运营;到2025年,将建设70多个站点; 产值规模约1000亿元。 将推广近10,000辆汽车。

市场也很期待燃料电池领域的支持政策。 记者获悉,即将出台的《上海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包括青浦物流园区,嘉定氢能源港,临港新区,上海化工区,宝钢工业区,松江经济开发区等8个重点地区。金桥工业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区域以及浦东,虹桥机场和外高桥码头等3个重要场所已在五个主要新城市中完全覆盖了加氢站。 到2025年,上海已计划建立78个加氢站。 其中,已建成站点9个,新增站点69个。 中国石油天然气加氢站46个新站点(现有29个加油站改造,计划新建17个),纯氢站23个。

提高充电便利性是新能源汽车所有者的普遍需求。 根据《实施计划》,上海将鼓励将现有的公共充电桩转换为直流快速充电桩,力争建成或重建一万个快速充电桩。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刘斌表示,到2021年,上海将增强充电保障能力,完成2021年上海市民营实用项目“建设万座公共(包括专用)充电桩”和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 同时,鼓励发展电力互换模式的应用,并在特定领域和行业开展电力互换试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搜狐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