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稳定”作为资本“收紧平衡”将继续实体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货币政策“稳定”为资本“紧缩平衡”将持续

2月24日,为维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足的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1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0。 %。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说,由于“原地过年”等因素,居民对现金提取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有所下降。 其特点是后期收获不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急剧转向并且轻率地紧缩政策。

展望未来,“稳定”将继续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基调,央行的流动性管理仍将坚持预调整和微调策略,以维持稳定的市场利率为目标。 总体而言,资金方面将显示相对“紧张的平衡”状况。

针对季节性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央行将在春节前适度增加流动性投资,以满足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春节后,季节性因素减弱,现金开始回流,预防性流动性需求下降,中央银行将不会采取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操作。

但是,与过去相比,今年春节前后,央行的流动性投资表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特征。 其中,中央银行今年春节前累计投放横断面资金4300亿元,比去年春节前减少7500亿元,春节前投资水平较低。节日。 “中央银行对新的一年的资金投资相对“受限制”,并且没有像往年那样发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重大举措,这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决心。回到“正常”状态。” 董锡苗说。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流动性投资的特点与今年的特殊情况有关。 中国银行研究所研究员梁思说,与往年相比,受“中国农历新年”等因素影响,居民对现金提取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有所下降。 与过去相比,流动性投资的强度有所下降。 。 多年后,流动性开始回流,总体上显示出净收益,但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的“萎缩”仍然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在《金融时报》上转载了一篇文章,以澄清市场的“误读”,并再次向市场发布了强烈的政策信号。 。 文章指出,目前,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关注央行的运作数量,否则可能引起对货币政策取向的误解。 重点应放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和其他政策利率指标以及一段时间内市场基准利率的操作上。

梁四说,央行这次的声明回应了市场先前对货币政策是否会改变的怀疑,而钉住利率指标是判断货币政策取向的关键。 总体而言,流动性管理仍将遵循预调整和微调策略,以维持市场利率的稳定运行,并在7天的反向回购中维持诸如DR007之类的关键利率产品。手术。

2020年第四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审慎的货币政策应灵活,准确,合理,适当,坚持稳定,不急转弯,把握政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处理好经济复苏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梁四说,今年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定”一词,“稳定”的基调不会改变。 在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以确保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总体而言,随着经济增速逐渐回到正常范围,稳定增长的压力下降,宏观调控政策将努力在稳定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光大证券研究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义峰表示,当前全球的通货膨胀预期正在逐步提高,外部资本流入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增加,基础货币投资渠道可能会发生变化。 。 同时,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值得关注。 基于此分析,未来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可能仍会保持相对紧张的资金平衡。 维持相对正常的货币政策运作空间也可以为未来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变化留下良好的“后援”。 他说。

今年的总体利率趋势也将反映“稳定”一词。 从去年5月到今年2月,LPR已经连续10个月保持不变。 董锡苗说,这反映出贷款利率下降的空间有限。 金融机构到2020年向实体经济转移1.5万亿元利润的中期任务已经圆满完成,2021年没有继续进行大量利润转移的条件。服务实体经济。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与指导银行在2020年大幅增加信贷规模并大幅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不同,监管机构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是避免银行业的上升趋势。公司贷款利率,而不是引导它继续深入。 它判断未来公司贷款的利率将保持低位和稳定,而2021年公司综合融资成本的降低可能主要通过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以及使用直接工具和其他定向滴灌方法来实现。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表示,预计央行短期内不会释放过多的流动性,并努力实现整体稳定。 它将继续准确地投资于需要的实体经济。 如果仅扩大流动性供应总量,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将很难顺利实现实体经济,而且更有可能陷入金融体系的空转并推高资产价格。 市场利率总体上将保持稳定,并且可能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型和微型企业推广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 王丹表示,央行将在下一步加强利率传导机制,保持稳定适度的流动性。 目的是改善实体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这也是央行一直追求的目标。 (经济信息日报)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