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农业”重心的历史转移

1号中央文件:促进“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重点的历史性转变

粮食安全,土地红线,种业发展和宅基地转让等重要内容很明确

2021年,第1号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 这是指导21世纪以来“三农”工作的第18号中央文件,突显了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该文件阐明,到2025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将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大大提高。 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农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将得到重大改善。 农民的收获,幸福和安全感将大大提高。

“我们已经完全完成了扶贫的任务,但是要实现全面的农村振兴以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更好的目标,重点更多地放在农村,农业,我们还动员了所有社会力量组成一支联合力量,全面促进农村振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在减轻贫困和农村振兴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其振教授告诉《经济信息日报》记者。

该文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20多项具体措施:实现扶贫成果的巩固和扩大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联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农村建设行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展“三农”工作。

在巩固和扩大减贫成果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联系方面,该文件提议为摆脱贫困的县确定从减贫之日起的五年过渡期。 资源支持从扶贫向全面促进农村振兴的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完善防止贫困返还的动态监测和援助机制,保持防止大规模返贫的底线,继续增加就业和产业支持; 加强对低收入农村人口的规范化援助,实施分级和分类援助; 继续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以工代work工作,重点抓好一批区域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在西部地区的扶贫县,将确定一批国家重点农村振兴县,进行集中扶持,建立东西方的合作与对口援助机制,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援助的机制。保持和改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凤田说,这些贫困地区已经完全摆脱贫困,但这些地区可能仍然是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全面振兴的最大弊端。未来。 因此,为了妥善解决扶贫与农村振兴之间有效联系的问题,有必要制定过渡时期的援助政策,帮助这些地方继续发展,以充分实现农村振兴。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方面,该文件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承担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并履行同样的粮食安全责任。 强调需要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谷物播种面积,稳定谷物农民补贴,坚持并改善稻米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 加快现代繁育体系建设,保护生猪基本生产能力,完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产业稳定有序发展。 同时要强调,要坚决维护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控制。 采取措施“咬牙切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食化”。

种业的好转机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文件强调需要加强对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家禽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并加强国家农作物,畜牧业,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 并为基础育种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加快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加强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种业的现代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一方面,政府必须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它还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保护,开发和利用物种资源,并侧重于一些基础研究和重点项目。支持。” 朱其zhen说,政府应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大力培育一些可以自己种的优良品种,以确保种业多元化,增强抗风险能力。

关于大力实施农村建设行动,文件中详细介绍了加快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五年行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促进农村发展的方面。农村消费。 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与扶贫相比,农村振兴对产业,文化,生态和组织的要求更高。 要开展农村建设活动,必须加快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有必要进一步改善水,电,路,煤气,通讯,广播电视,物流等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其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是实施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件提出了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的建议。 坚持农民对农村土地的不可动摇的集体所有权,坚持家庭合同管理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地位,在试用期届满后有序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保持稳定长期。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管理权出让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完善振兴农村股份制建设用地的政策,优先保障农村产业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发展。 根据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土地供应新方式。

朱其zhen表示,土地问题必须坚持中央政府以农民为中心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并且在此基础上促进土地流转,有必要明确指出,这不是强迫流转,而是为了防止土地被闲置和废弃,并将土地从离开土地的人们手中转移到土地上。土地种植者,形成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 (记者李志勇)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