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公报说,士兵们于星期六(2月20日)从班公湖地区撤离。
印度国防部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印度和中国已经完成了从有争议的喜马拉雅山边界撤出的行动。
公报说,士兵们于星期六(2月20日)从班公湖地区撤离。
但是,公报还指出,两国边界其他地区的局势仍然紧张,谈判有望继续。
去年6月,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士兵在卡勒万谷边境地区发生冲突,造成至少24名士兵死亡。 中国和印度于2月11日宣布撤离班公湖地区,双方于6月20日(星期六)举行了第十轮军事指挥官级会谈,以评估行动的进展。 双方均表示将在某些冲突地区或在实际控制范围内处理冲突。
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21日晚发表联合声明说:“双方积极评价了班公湖地区前线部队的撤离。 这个问题提供了基础。”
“双方同意遵循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继续保持沟通与对话,稳定控制实地局势,稳定有序地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共同维护双方的和平与安宁。边区。”
在班公湖周围地区的部队完全撤离之前,双方的部队驻扎在北岸和南岸地区,这些领土要求拥有各自的领土权利。
过去几个月的紧张局势引起人们对冲突升级的担忧,冲突的升级可能是由于在中国实际控制的拉达克地区和阿克赛钦地区部署了数千名士兵所致。
边界沿线的河流,湖泊和白雪皑皑的山脉意味着边界线可能会发生变化,两国士兵在许多地方彼此面对,引发了对抗。 但是两国有长期协议,不要在边界沿线使用枪支或爆炸物。
今年1月,两军在印度东北部锡金的一次冲突中受伤。
2020年6月,有20名印度士兵在卡尔万河谷的冲突中丧生。 中国两天前承认在这场冲突中有四名中国士兵丧生。 据报道,使用的武器包括石头和狼牙棒。 中国说,冲突中的双方“互相打架”。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
难解决的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争端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雷区。 两国边界约2000公里,在总面积超过120,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存在领土争端,涉及三个部分:西部,中部和东部。
其中,争端的东部地区主要是中方承认的传统边界线与中方不承认的英国统治印度的“麦克马洪线”之间。 有争议的领土面积为90,000平方公里,基本上被印度占领。
中间部分主要在锡金。 中方认为,有争议的领土约为2100平方公里,目前在印度的实际控制之下。 两年前在这里发生了东郎的对抗。
西部是当前由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总面积约40,000平方公里),并与当前由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拉达克相连(总面积约5.9万平方公里) 。
1959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向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了实际控制线的概念,即东部的“麦克马洪线”和西部的所谓传统风俗线。
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越过印度军队的控制线后单方面停火,然后撤退了20公里。 尼赫鲁说,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两步和一步后退而建立的控制线,因此他拒绝承认所谓的实际控制线。
此后,中印仍未能达成共识,但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在100秒内了解中印对抗背后的深层原因
2006年,印度和中国举行了第七轮谈判。 据说在谈判中,中国提出了一揽子解决各种边界争端的建议,即中国愿意放弃对东部南部西藏南部(基本上是印度后来建立的阿鲁纳恰尔邦)的要求。有争议的边界以换取印度在西方的存在。 有争议的边界承认中国对Aksai Chin的控制。 因为赤霞钦是连接西藏和中国西部的重要战略走廊。
但是,由于双方未能就962年中印战争留下的许多问题达成协议,因此谈判被搁置了。
1962年中印战争历史专家内维尔·麦克斯韦(Neville Maxwell)曾说过,两军在边境的对峙是危险的,甚至可能导致第二次中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