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000亿美元市值的蔚来将被汽车制造商小米阻止吗?-IT and Transportation-cnBeta.COM

多年以后,当雷军回忆起与董明珠赌博的那一天时,他一定会很沮丧。 毫无疑问,他沉迷于注意力,没有及时赶上更大的风。雷军可能是他这一代企业家中最灵活,最具战略决心的人。过去,他的个人魅力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削弱了。

使用权:

阿里云“暖云”主题活动3000万补贴助中小企业度过寒冬

雷军41岁那年,他重新进入了风雨之中,放下了过去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开始在新的移动电话领域打赌。 当他描述这种精神之旅时,他说他以为自己可以开发软件并可以上网,但发现自己仍然做不到,最后等了手机。

但是世界正在快速变化。 十年后,昨晚的西风使绿树凋零,他独自走到高层建筑,一直望向世界,但发现辛苦了十年的小米无法摆脱“白色家电”的诅咒。 ,一方面,我们必须宣传成本效益,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丰富产品种类和生态链。即使采取了剥离品牌的策略,小米的游戏上限也很明显。 小米的股价表现是最好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在新的一年里,即使是手机兄弟苹果也有些虚弱。 巧合的是,苹果在制造汽车方面也采取了重大举措。

小米会造汽车吗?

小米在制造汽车方面并非没有远见。 只是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才开始亲自开始。早在2013年,雷军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马斯克是个好同学”的文章,愉快地介绍了马斯克的伟大成就。

在资本方面,雷军还投资了蔚来和小鹏。 两家公司去年的飓风进展确实反映了雷军此前提倡的“结果”。 蔚来的市值为1000亿美元,小鹏的市值为400亿美元,小米的市值为1000亿美元。 因此,评论家将小米的保守性解释为雷军的思维和处事作风-太谨慎了,您必须在开始之前弄清楚所有事情。

小米一再否认要制造汽车。 但是在昨天轰动科学界的报道中,媒体从多个渠道获悉,小米决心制造汽车,雷军本人负责。 但是不久之后,小米又说:“等一下,还没有。”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谁想要小米制造汽车? 资本市场是在试图借助媒体来迫使小米,还是小米不想轻易转移战略释放的主动权?

但我们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雷军对小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前一种情况将不会轻易发生。 至于市场上已经讨论过的观点,制造汽车的难度和制造手机的难度与日本人完全不同。 我们采访的资深行业专家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见解。但是大家的共识是,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已经是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因此无需夸大难度。

与传统汽车公司相比,小米的品牌内涵也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小米一直在扩大界限,摆脱了低价的刻板印象。 一般来说,关于手机和汽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的说法,实际上对小米非常有利。 由于手机和汽车是两种,因此小米汽车的价格不会受到太大限制。 与传统汽车相比,该品牌设定的价格范围实际上是非常固定的。

小米制造了一辆汽车,这是新造车力量的哭泣景象

随着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正成为越来越多具有第二手机属性的产品。每个人都更关心的不再是每百公里的加速,而是在车上可以享受的服务,是否可以玩游戏和观看视频。这就是无缝连接家庭和工作场所的东西“第二客厅”。 对于以“工业互连生态系统”为核心竞争力且收效甚微的小米来说,面对如此缺失的商业地图,小米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小米汽车之所以在互联网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也是因为小米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合格的“破坏者”。

如果小米进入汽车行业,它可能能够复制手机行业的成功。 具有成本效益的打开自己的汽车市场。 这将降低所有汽车公司的价格,并使价格更加公开透明。 未来的智能汽车将与硬件和软件更多相关,并且将与传统汽车有很大不同,这可能是小米的专长。

1.技术。 分为供应链技术和汽车装配技术。 尽管小米的基础是零,但幸运的是,它可以购买和合作。

2.人才。 没有技术都没有关系,人才是技术的基础。 雷军的能力还不错。

3.资金。 小米已经上市,资本链也很牢固。 这不是瓶颈。

在经历了第一波混乱之后,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变得更加清晰。 一方面,在缓慢建立供应链之后,电动汽车核心的三个电动机和电池具有成熟的第三方供应。 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区别在于软件,它大大降低了互联网技术公司进入的技术难度,而自动驾驶本身就是互联网技术擅长的领域; 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已经开始接受智能电动汽车,第一代市场教育的效果已经显现,C端销售的比重不断提高。

除了小米,雷军本人对汽车行业也有很大影响。 即使雷军认为李斌是“骗子”,雷军也让魏来获得顺为投资的投资,从而缓解了他的迫切需求。 雷军本人成为蔚来汽车的第一位投资者。 同时也是汽车制造新力量的何小鹏,两次受到雷军的鼓励,被何小鹏称为“良师益友”。 2019年,在新车制造最困难的时期,小鹏汽车主要从小米获得了高达4亿美元的C轮融资。

六年前,小米的官方微信帐户宣布将与宝马开始跨境合作,以“店中店”的形式在宝马馆展示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 这种合作为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打开了一个节点。

六年后,再现小米迷经济的魏来(Wei Lai)也与宝马接触。 面对特斯拉不断提高的“价格屠夫刀”,李斌高调回应:“魏来希望抓住’BBA’等主流高端市场。”

凭借豪华车的概念和成本效益的故事,李斌将蔚来定位为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80万元的经验,欣赏性价比最高的高端豪华车。 资本市场也反应热烈。 1月12日,它在盘中交易中飙升了13.7%。 市值一度突破了1000亿美元,几乎是竞争对手宝马市值的两倍。

但是,许多人质疑的是,蔚来的豪华车并不依赖产品,而是依赖于定位和营销。 有人曾经将维莱描述为“品牌力量大于产品力量”。 蔚来(NIO)的2020蔚来(NIO)日成功再现了2017年首届的疯狂。有关车友会自发活动的动人故事,还有包机航班上不戴口罩的狂欢节。

同时,随着车主数量的逐步增加,蔚来所尊重的高水准服务也面临着挑战。 用户数量加倍还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 李斌曾向媒体透露,通过“无忧服务”项目,蔚来每年每车主将损失4000多元。 根据蔚来的财务报告,蔚来自上市以来已经亏损超过300亿元,最近一个季度的营销支出为27.25亿元,占总收入的28.34%。

2月13日,高house资本(Hillhouse Capital)全部清算了维莱,维莱也经历了命运的大起大落。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月19日收盘时,蔚来的市值已回落至860.08亿美元。

使用马斯克的第一个原理进行分析,汽车的未来核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自动驾驶技术和内容生态系统。不仅是特斯拉,而且随着苹果,百度,华为,阿里,小米等的加入,无论是技术研发的积累还是多年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经验,NIO都希望打破围困,只有一线希望。 ,那是汽车制造的先发优势。

但是,这些互联网技术公司完成汽车基础硬件的开发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硬件成本价,软件+内容渠道共享”的新业务模型。 模仿小米,瞄准BBA或谈论服务和成本绩效是一件好事。 我们为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旦他们在竞争中失败,智能手机上的锤子可能就是他们的终点。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