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会计监督,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我们的记者Z秀利和倪明亚
19日,中国证监会通知2020年审计评估机构的检查和处理。中国证监会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资本市场会计监督,促进审计评估机构的发展。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建设良性实践生态,有效提高资本市场金融信息质量,为优质经济发展服务。
为了进一步优化审计评估机构的实践生态,巩固“看门人”的职责,督促审计评估机构规范其行为,提高资本市场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到2020年,中国证监会的组织体系将对两个审计机构进行全面审查,对2个评估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共抽查31个审计项目和19个评估项目。 对11个审计项目和7个评估项目进行专项检查; 组织开展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职业专项审计,共抽查82次。审计项目: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根据辖区实际,独立检查217个审计项目和37个评估项目。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出,检查发现了以下问题:在机构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普遍不健全,总部分支机构的综合管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体系和独立性管理存在缺陷。分级评论已正式确定,或者有时会发生诸如收费之类的常见问题。 各个机构没有与其所属团体保持独立运作,营业收入被双重计算,备案信息不准确,分支机构管理混乱。 此外,还存在人事管理问题,例如个别负责人员不配合检查,与实际未参与项目实践的资产评估师签约以及从业者非法买卖股票。
在审计实践方面,除了没有充分执行基本程序(如普通信件证明,监督,分析程序,审计抽样,截止测试和关联方审计)外,还缺乏对实践的怀疑,重大异常和重要审计证据中的异常现象未能保持合理关注和未能采取进一步应对措施的迹象更加突出。 在某些项目中未充分考虑欺诈风险; 内部控制测试仅是形式; 没有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审计程序,尤其是在资产组的划分和变更中; 保理业务的审计证据不充分,不正确。调查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基本业务的真实性; 不合格的审计意见依据不充分,类型不当; 专业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并且没有发现与政府补贴有关的重大错误陈述; 没有一家公司涉嫌通过虚构的商业财务欺诈案成立。
在评估和实践方面,在收益法评估中,预测营业收入及其增长率,毛利率,折现率等主要参数的基础不足,也不能恰当地解释其巨大差异在预测趋势和历史表现之间,实际运行条件和行业条件之间,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仍然很突出。 没有对某些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对合同和订单等重要数据的收集还不够,核查也不谨慎; 投资价值的价值类型选择不当; 营运资金的计算是错误的; 市场法和收益法中可比公司的选择标准不一致,选择不当,结果不当; 在土地评估中确定与基准地价系数校正方法有关的多个参数是不合理的; 商誉减值评估不重视资产组范围变动的合理性,评估方法使用不当; 收益法评价中的财务费用明显的计算误差,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在这次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的基础上,拟向8家二级审计机构,28名注册会计师,6家二级评估机构,27名资产评估师和6名非法买卖股票的从业人员发出警告。 该信函的行政监督措施将记录在完整性文件中,并将一些涉嫌违反法律和法规的线索转移到审核中进行处理。 根据检查结果,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105家二级审计机构,225名注册会计师,22名二级评估师和47名资产评估师发出警告信和监督谈话等行政监督措施,并将其记录在诚信档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