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出“新丝绸之路”倡议之后,中国以加强经贸合作为名,将触角伸向中欧和东欧。 自2012年以来,它与前苏联控制的中欧和东欧17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合作,例如波兰和捷克共和国。 进行峰会,也称为17 + 1。 今年17 + 1变成17-6。 六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对中国以前的承诺不满意,因此拒绝参加。 这使中国面临严重的外交挫折。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 17 + 1”会议于9日在网上举行。 但是,包括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在内的六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对中国此前的不许跳票的承诺不满意,并对习近平感到冷漠,不愿参加会议。
中国希望成为“习近平同十七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的首脑会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彬指出,此次峰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是中欧合作机制建立以来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会议。 。 习近平在讲话中还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坚持相互尊重,合作没有政治条件,所有国家大小不限,平等相待,共同探讨,建立,分享和建立合作社基于“ 17 + 1大于18”这一信念的结构。
但是,欧洲媒体嘲笑17 + 1大于18的观点,希望将其减少到17-6并小于11。六个忽视中国的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东欧和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两个波罗的海国家都没有总统或总理出席会议。
一些外交官说,前一天,中国外交官向这些国家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派遣“高级代表”。 北京也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欧盟于12月底与中国签署了一项投资协议,因此峰会于当日早上6点被公开承认。
根据欧洲媒体的观察,这对习近平来说是一次严重的外交挫折,表明中国在东欧的分而治之战略陷入困境,并将打击中国争取中欧和东欧的努力。 习近平拥有一流的“分而治之”王牌。 欧盟担心欧洲会被中国分裂。 但是,中国对武汉肺炎流行的宣传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形象。 中东欧国家也已开始转向17 + 1机制。 对中国未能履行其投资承诺感到失望的是,此次峰会过于政治化,缺乏经贸内容,许多中欧和东欧领导人拒绝参加。
这些国家迫切需要外国资金,并欢迎中共的“一带一路”倡议,但很快发现中国还有其他计划,其外汇储备正在下降,无法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中东欧国家越来越不相信北京真的做到了。 他们最初想到的是提供经济利益。
尽管习近平表示,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从中欧和东欧国家进口价值超过1700亿美元的商品。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司长翟谦也指出,峰会的结果包括53项商务合作协议,总额近130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能源,金融等领域。和许多其他领域。 这充分印证了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勃勃生机。 但是,波兰总统安德烈·杜达在会议上直接表示,中东欧国家与北京之间的贸易互利不足。 他希望中共与中东欧国家在经济领域更加清晰互利,并敦促北京取消对波兰农产品进口的行政限制。
对于中国而言,“ 17 + 1”峰会发出了双重信息:中国与中欧国家的关系“已得到充分恢复”和“不受美国政治变化的影响”。 但是对于中欧和东欧国家,考虑与新任美国总统乔·拜登的安全关系和外交关系更为重要。
亚洲自由电台记者蔡凌巴黎报道编辑:佳缘网编辑:芮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