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记者宋歌每个实习记者肖世清每个编辑易启江
2月9日,中央银行发布了2021年1月金融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和存量数据增长的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和14.7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8.96万亿元,同比下降3.9%。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 具体而言,一月份贷款主要投资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从社会融资规模看,1月末,社会融资存量为28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 1月份,社会融资增加额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207亿元。
中信证券名鸣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在接受《每日商业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1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表现强劲,尤其是居民的长期贷款,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一年中,一月份房价上涨;居民贷款增加;此外,从早贷早退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愿意在年初提供贷款,在供求关系下,信贷一月份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预期。与此同时,这也是社会金融市场所预期的“主要原因”。
M1同比增长率为14.7%,创三年来新高
《每日商业新闻》记者发现,M2的增长率自2020年3月以来一直保持两位数,而1月份M2的同比增长率为9.4%,比2006年底低0.7个百分点。前一个月高于去年同期。 1个百分点,是过去10个月的历史最低点。
截图来源:风
另外,1月份M1同比增长14.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1和14.7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最近三年。 M1和M2剪刀的缝隙加宽了。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建宏指出,单位定期存款是M1的主体,占M1的90%,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未来,随着流行病的缓解,经济的稳定和反弹,投资项目的逐步推进和实施,单位资本支出将得到加速,单位流动存款的减少。 此外,由于结构化产品向标准化存款产品带来的活期存款的转换也将减少,因此预计未来M1的增长将相对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认为,M1的增速创历史新高,“这表明企业资金相对充足,春节初期对工资的需求很大。”
同时,记者注意到,流通中现金余额(M0)为8.96万亿元,同比下降3.9%。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5年1月和2018年1月M0同比出现负增长。
温斌说,M0增长率的下降与春节错位的影响有关。 去年春节在1月初,现金需求的增长导致M0的基础提高。 该效果使M0出现负增长。 另一方面,今年一月,中央银行投资的流动性减少,从而减少了流通现金。 同时,该国对中国农历新年的提倡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现金的需求。 但是,我们认为,春节错位造成的现金中介和现金流的不同步仍然是M0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创单月新高。
从行业看,家庭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8亿元; 公司(机构)单位贷款增加2.5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4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05亿元;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992亿元。
在信贷额迅速增加的背景下,社会融资在一月份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初步核算,1月末社会融资存量为28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 社会融资规模增加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20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债券融资减少了,股票融资增加了。 其中,1月份公司债券净融资3751亿元,同比减少216亿元。 其中,国债融资净额2437亿元,同比减少5176亿元。 非金融公司境内股权融资991亿元,同比增加382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确指出:“ 1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表现强劲,尤其是居民的长期和中期贷款同比大幅增长,而住房价格上涨。 1月份也导致居民住房贷款增加,另外,商业银行提前发行,从早期收益的角度来看,年初提供贷款的意愿比较强,在供求双方的影响下,信贷一月份的增长率大大超出了预期。与此同时,这也是社会金融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当然,社会金融增长的另一面是信贷债务融资有所增加。”
明明进一步指出,去年年底债券发行量减少,1月上半月流动性恢复宽松。 因此,债券融资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总体而言,信贷,社会融资和非标准融资的增加推动了1月份信贷的增长。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说:“总体来说,一月份的财务数据还不错。 新的社会融资和新的人民币贷款均于去年1月创下历史新高,表明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有所增加。” 他认为M2有所增加。 苏河地区社会金融存量增速的下降也表明货币政策正逐步恢复正常,货币和社会融资的增速已逐步符合名义经济增速。 货币政策进一步反映了经济复苏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基调。 在总量上,我们将继续控制货币供应总量,保持合理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在结构上将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强度。 ,政策的步伐和重点,并继续使用结构性工具来增加对技术创新,小型和微型企业以及绿色发展的支持。” 温斌说。
封面图片来源:照片
实时查询全球新型肺炎流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