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经济复苏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货币政策坚持“稳定”(瑞金融)
最近,一些市场参与者将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政策的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进行了“扩大的解释”。
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2月8日晚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利率,第一步是看政策利率是否变化,而不是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
《报告》还强调,审慎的货币政策必须灵活,准确,合理,适当,坚持稳健,不大刀阔斧,把握政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处理经济复苏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预防,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可持续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报告》指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对宏观政策的应对力度。 审慎的货币政策是灵活,适度和精确的,坚持适度总量政策,显着降低融资成本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的三个确定性方向,并灵活把握货币政策控制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为了确保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该社会创造了适当的货币和金融环境。
具体来说,有几个关键点:
坚持科学决策,货币政策反应及时有效。 总体上,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中期贷款便利,再融资和再贴现等手段,推出了超过9万亿元的货币支持措施。 在价格方面,中期贷款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投标利率前瞻性地下降了30个基点,驱使市场利率中心下降,同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率(LPR)同时下降拒绝了。
坚持创造性的回应,精确和直接的支持来稳定企业和确保就业。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分三级,分三级引入三批共1.8万亿元的再贴现和再贴现政策,创新直接进入实体经济的两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如期启动,成功完成了股票浮息贷款定价基准的转换,积极推广LPR的使用,坚决打破隐含的贷款利率下限,促进了利率传导效率的显着提高。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坚持主动稳定市场预期。 重视期望管理,完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同时,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原则,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牢牢把握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精确指导以支持实体经济
那么,审慎的货币政策又如何“灵活,准确,合理,适当”?
《报告》明确回答:在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的同时,不进行“泛滥”的综合利用中期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做法。 指导市场利率将重点放在利率和中期贷款的公开市场操作上,以促进利率波动; 创新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准确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根据新的发展理念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支持; 坚持不使用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坚持稳定土地价格,房价和期望值,并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招商金融集团首席研究员董锡苗对记者说,无论是回购还是各种借贷工具,央行实际上都非常频繁地使用。 特别是在诸如季度末或年末之类的关键时刻,灵活使用这些方法来缓解市场暂时的流动性紧张是正常的操作。
“今年,审慎的货币政策必须坚持“灵活,准确,合理,适当”的八字政策。可以看出,“精确”将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一个更加突出的特点。预计央行也将使用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长期和短期的数量和价格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调整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流动性更准确地滴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并增加支持技术创新,小型和微型企业以及绿色发展。” 董希iao说。
未来将继续关注稳定
关于货币政策在下一个时期将如何体现“稳定”一词,《报告》强调,有必要完善货币供应控制机制,确保货币供应总量控制,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 ,保持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和社会融资规模。 基本符合名义经济增长率,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强度,节奏和重点。
智信投资(Zhixin Investment)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人民币资产的获利能力通常高于美元资产。 中国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多,人民币的市场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 从而推高了人民币汇率。 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关注稳定。
中国银行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总体而言,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继续对经济运行构成重大障碍。 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国内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维持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而且没有全面收紧政策的条件。
“通过对《报告》的分析和讨论,实际上并不难掌握现行货币政策的总体思路。审慎的货币政策是“灵活,准确,合理,适当”的,这意味着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根据宏观经济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需要平衡短期和长期,当前周期和下一周期,以及地方之间的辩证关系。毫无疑问,一方面决定货币政策是由某个阶段的特定表现“放松”还是“紧缩”。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