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航总局:原则上,国内航班不再实行不同层次的规范化防控管理措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9日民航总局新闻发布会获悉,2月8日,民航总局修订并发布了《预防和控制运输航空公司和机场疫病技术规范(第七版)》。 根据新版的预防和控制指南,
原则上,将不再对国内航班进行分类,将实施规范化的防控管理措施。国际和地区航班实施分级和差异化管理,并在对机组人员的人身保护,飞行服务和飞机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实施差异化的预防和控制。
民航总局表示,它先前已根据诸如始发地的流行情况,负荷率和飞行运行特性等因素对飞行风险进行了综合评分,并将飞行分为三个风险级别:高,中和低得分。 该指南的新版本阐明,如果在国内客运航班的起点再次发生局部流行病反弹,则应根据不同的应对水平或相关要求,根据不同的飞行流行病预防风险水平的要求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要求由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
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韩光祖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确保飞行正常运行,减少国际飞行机组感染的风险,第七版《预防与控制》技术准则对船员的入境隔离和健康监测措施进行了仔细调整,以加强海外船员。 车站期间的预防和控制管理要求进一步降低了机组感染的风险。
韩光祖据说,对于国际货运航班,《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第七版调整了风险水平评估指标和标准。 根据货物种类,起降点流行情况,起降区温度,货物飞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链条运输和冷态高风险飞行的防治措施地区。
同时,《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第七版还完善了预防和控制机场进口货物转运的要求。 根据进口货运航班的风险等级,对货运站和转运区域进行分区管理,明确进口货物,转运设施和环境的消毒要求。 加强货运人员的人身保护和健康监测管理。 (央视记者陈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