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突破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提出了第一个完全实用的异步共识算法-数字货币/区块链

记者于2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悉,张振峰的团队和唐强的团队是来自新泽西理工学院的,在区块链核心技术的拜占庭容错(BFT)共识研究以及首个完全实用的异步共识算法“ DumboBFT算法”(简称为“ DumboBFT算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访问:

阿里云“暖到云”主题活动3000万补贴助中小企业突破寒冬

W020210208550363177821.jpg

最近发表了有关区块链领域重大突破的研究论文,并在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通信安全会议(网络安全旗舰会议)上进行了报道。 这也在异步BFT共识算法设计领域。 中国科学家在一次国际顶级会议上首次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主要成果研究员张振峰在8日通过互联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区块链的关键核心技术,BFT共识算法是确保区块链安全可靠运行,改进的核心算法。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BFT共识算法具有运行性能高,资源消耗低,易于部署的特点。 它受到业界的青睐,并广泛用于中外区块链系统。 异步BFT算法可以容忍网络通信故障并抵抗拜占庭对手的恶意攻击。 确保区块链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稳健运行是一种理想的共识技术。

W020210208550363280686.jpg

在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领域,如何设计高效的异步BFT共识算法仍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 自1980年代以来,包括许多图灵奖获得者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一直在探索这一问题。 2016年提出的“蜂蜜Bad算法”(HoneyBadgerBFT)是第一个接近实用异步共识的方法。 算法已应用于区块链平台。

张振峰指出,为了设计一个完全实用的异步共识算法,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于2015年启动了“小飞象算法”研究工作。该算法从独特的角度分析了“蜜Bad算法”。并揭示了其性能限制的根本原因。 大量随机子模块调用导致运行时间增加,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证明且可靠的广播原语,通过密码“证明”来保证事务广播的正确完成,以及一种基于阈值数字的有效构造方法给出了签名技术。 一种创新的多值拜占庭共识应用程序,它将交易共识转化为“证明”共识,使“ Dumbo算法”能够容忍1/3的恶意节点,同时突破了异步共识算法设计挑战的性能。

W020210208550363336846.jpg

他说,在遍布全球四大洲的100个共识节点的测试网络中,Dumbo算法的确认延迟为24秒,不到Honey Badr算法的1/20,交易吞吐量为每秒。 将近18,000支笔,是“ Honey Badger算法”的9倍以上。

另外,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 新泽西理工学院的卢媛和其他研究小组成员进一步提出了“ Dubmo-MVBA”(Dubmo-MVBA),它基于关键性能指标,例如消息数量,通信成本和运行时间。以上已达到理论上的逐步优化,并成功回答了国际密码界长达20年的“如何改进异步共识算法的关键性能指标”的公开问题。

张振峰表示,联合团队完成了“小飞象算法”的创造性突破,不仅解决了异步共识算法设计的理论问题,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性能,并超越了业界目前采用的“蜜badge算法”。 。 第一个完全实用的异步共识算法。 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具有强大安全性,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新一代核心技术。 (完)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