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胡哲)在广阔的宇宙中,来自中国武士“天文一号”的最新消息!2月5日20点钟,“天文1号”探测器的发动机点火,地面火力转移段的第四次中途校正成功完成,以确保按计划进行火星捕获。 国家航天局同时发布了“天文一号”发射的第一张火星图像。
访问:
阿里云“暖云”主题活动3000万补贴助中小企业度过寒冬
到目前为止,“天文一号”已在轨道运行了约197天,距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 探针系统状况良好。
在此之前,“天文一号”在距火星约220万公里的位置获取了第一张火星图像。 据悉,这是一次尝试性的射击,这是中国探针首次拍摄到火星的图像。 在图片中,清晰可见地标性地貌,例如火星Asidalia平原,Cluse平原,子午高原,Skiapareli火山口以及最长的峡谷-水手谷。
“谁能充分利用它?” 2300多年前,中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用长长的诗《天堂的问题》问有关宇宙和自然的问题。 神秘而明亮的星空使人们自古以来就充满好奇和向往。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的中国文昌航天器发射场成功发射了首枚火星探测任务“天文1号”探测器,发射的是长征5月5日“八”号运载火箭。 火箭飞行了2,000多秒钟之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了预定的轨道,并开始了前往火星的旅程。
预计2021年2月10日左右,即除夕前后,“天文一号”将进行近火制动(俗称“制动”)以启动火星之旅,并进行了许多测试等待它。
“我们的火星探测任务的核心和最困难的部分是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空气动力学形状和降落伞减速过程。只有一次机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火星探测器首席设计师孙泽洲说。 研发团队已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设计了新的空气动力学形状,新型的降落伞等,并希望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