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元庆谈联想的科技创新板上市:一直希望回到国内市场,中国才是据点来源:杨光
联想集团(00992.HK)距离重返A一步。
2月4日,联想集团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投票批准了拟发行和发行的中国存托凭证,相关事项以及对公司章程的拟议修改。 联想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卫明昨天(3日)在第三季度业绩公告中说:“我们的高管和管理层已经完成了培训和考试。 一些申请材料正在内部进行审查,并且可以在内部审查完成后提交。 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预计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在中国上市。”
截至2月3日收盘,联想集团股价报每股10.16港元,增长4.63%,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市值为1233.44亿港元。
研发投入可能成为科技创新委员会上最高的
联想集团于今年1月12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并已申请CDR上市和交易的初步建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任职。
为什么联想此时会进入A股市场并选择科技创新委员会?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昨日(3日)在第三季度业绩公告中表示,联想一直期望在中国上市,并完全符合科技创新局的上市要求。 将来,联想将与国内客户和消费者进行更多的交流。
杨元庆坦率地说:“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愿望,因为联想已经扎根中国。中国也是我们的全球总部和大本营。当然,我们希望能够与这个市场建立更多的联系。”
据了解,联想集团CDR项目最初决定选择中金公司作为发起人。 该价格将参考当时的当前市场发行价,并计划发行10%的股权。 以目前的9.1港元价格,预计融资额将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黄伟明说,资金的使用主要是投资于中国的新IT技术,并与中国新基础设施产生的商机合作,并表示将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
关于研发,杨元庆表示,如果联想能够成功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其研发投入将是现有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公司中最高的。 “我们的年度研发投资为100亿美元,可能超过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其他顶级公司的总和。” 他进一步解释说,联想在设备和基础设施方面一直致力于创新。 将来,我们还将推动行业情报发展,并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来推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保健,智能零售,智能教育等。
收入和利润继续增长
3月3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其中营业额为1,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 实现税前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51.6%。 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53.1%。
从各项业务表现来看,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个人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业务营业额为928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税前利润61.2亿元。 ,同比增长35%; 移动业务集团营业额为100.7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6700万元,这是自大流行以来首次恢复盈利。 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一季度营业额为108.2亿元人民币,利润率同比增长1%; 现有投资公司140家,投资收益4.57亿元,流动资金3.67亿元。 此外,智能转型业务持续增长。 其中,软件和服务营业额近92亿元,同比增长35.9%; DIBG数据情报业务集团实现营业额1.9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44%。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集团宣布业绩时,还宣布了新的组织结构调整。
联想集团表示,从2021年4月1日起,它将与现任高级个人计算机副总裁兼亚太地区总裁黄建恒(Huang Jianheng)组成一个新的业务集团,即解决方案与服务集团(SSG)。 (黄健)领导。
据悉,新成立的解决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将整合该集团内部各个业务部门的现有服务团队和能力,并促进行业智能解决方案,设备服务,运维服务以及设备即服务(DaaS)的增长。 )业务,并成为实现公司转型的核心动力。 同时,联想未来的核心业务将由三个主要业务组组成,分别是智能设备业务组(IDG),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组(ISG)和解决方案服务业务组(SSG)。
